太平洋扁嘴霸鹟
英文名:Pacific Flatbill
学名:Rhynchocyclus pacificus
【简介】
太平洋扁嘴霸鹟(Rhynchocyclus pacificus),又称太平洋扁嘴霸鹟,属于雀形目霸鹟科扁嘴霸鹟属鸟类。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哥伦比亚西部和厄瓜多尔西北部低地及山脚雨林中。
【外形特征】
体长约15厘米,体重介于23.5至26.5克之间。头部较大,上体呈深橄榄色,眼环模糊的灰色;翅膀和尾巴是暗褐色,翼覆羽边缘为土黄色或琥珀色,初级和次级飞羽边缘为橄榄色,三级飞羽边缘淡黄色;喉咙和胸部橄榄色并带微弱黄色条纹,腹部和两胁黄色,两胁有橄榄色条纹;虹膜深色,喙大而宽扁,上颌黑色,下颌浅色,腿色为蓝灰色。雄性与雌性相似。
【生活习性】
该鸟种主要是以节肢动物为食。通常单独或成对觅食,常见于低层混合物种群中,与其他鸟类如fungariids、myrmotherula蚁鵙和蚁鵙(Thamnophilidae)共同出现。它们常直立静坐于低矮的栖木上,例如开阔的树枝或者藤蔓,观察并搜捕中层或低层丛林中的猎物,捕食后会迅速降落于新的栖木上,很少直接攻击空中的猎物。
【鸣叫特征】
太平洋扁嘴霸鹟的叫声为一连串清晰且逐渐模糊的音符,音为‘tchwee-tee-te-tu-tu-tu’;奏乐音为‘scheeeuw’。
【繁殖习性】
据3月的观察发现,哥伦比亚太平洋扁嘴霸鹟处于繁殖状态。但具体的繁殖行为尚未有详细记录。
【外型辨识】
该物种与锈胸扁嘴霸鹟类似,但缺乏其所谓的褐胸特征,且通常在较低的海拔处被发现。相对于橄榄色的扁嘴霸鹟,其在翼上拥有棕色而不是黄色的斑块。
【保护状况】
【物种区别】
【地理分布】
太平洋扁嘴霸鹟的地理分布范围限于南美哥伦比亚西部及厄瓜多尔西北部的部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