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胸扁嘴霸鹟
英文名:Fulvous-breasted Flatbill
学名:Rhynchocyclus fulvipectus
【简介】
锈胸扁嘴霸鹟(学名:Rhynchocyclus fulvipectus),也称作Fulvous-breasted Flatbill,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霸鹟科鸟类。该物种居住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的云雾森林中,拥有橄榄绿色的上体、淡褐色的胸部、黄色的腹部,以及标志性的灰色眼圈和翼上的棕色斑块。最为独特之处在于其宽大的扁平嘴。
【外形特征】
锈胸扁嘴霸鹟的体长约为15厘米,体重区间在11.4至27.5克之间。它具备深橄榄色的上体和头,翼部和尾部颜色较深,翼和尾羽外缘带有凸显的淡黄褐色或赭色斑块。下体则开阔而生动,下巴呈灰色,胸部呈现淡褐锈色,腹部、胁部和臀部均为黄色,且胁部有橄榄色条纹。虹膜颜色深,喙大而扁平,上喙黑色,下喙浅色,腿色灰。
【生活习性】
锈胸扁嘴霸鹟主要依靠寻求并捕食节肢动物为生。它们更喜欢单独活动,偶尔加入底层混群搜索食物。它们常常停在较低的枝头上并转动头部向上观察周围的环境,快速上飞或短暂悬停捕食诸如叶片下或树枝梢上的猎物,有时在空中进行捕食。
【鸣叫特征】
无相关信息。
【繁殖习性】
在繁殖期间,雌鸟会构建梨形的巢,巢尺寸大约为8厘米宽3厘米高,其中一侧有一个向下的进巢口,由枯叶根、粗纤维等编成,吊挂于细小的树枝或藤蔓末端,通常在空旷地带或溪边搭建。每巢产卵数量在1至3个之间,卵色为白色,大端偶尔会有小红或肉桂色斑点,每枚卵大小平均约24.4毫米×18.8毫米。孵化期大约是24天。新出生的雏鸟能够呈现皮肤的粉橙色,稀疏地长有一些背部灰绒,体重仅约3克,生长到离巢至少需要29天的时间。
【外型辨识】
锈胸扁嘴霸鹟可以通过其独特的胸部颜色(淡褐色)、相对高的栖息海拔以及显著的喙特性,比如喙的扁平和颜色情况,与太平洋扁嘴霸鹟和橄榄色扁嘴霸鹟区分开。
【物种区别】
锈胸扁嘴霸鹟可以通过其独特的胸部颜色(淡褐色)、相对高的栖息海拔以及显著的喙特性,比如喙的扁平和颜色情况,与太平洋扁嘴霸鹟和橄榄色扁嘴霸鹟区分开。
【保护状况】
目前,该种鸟类被IUCN认定为较低威胁水平(Least Concern),其分布广泛但较为稀少。分布在包括哥伦比亚与厄瓜多尔在内的多数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国家。红名单信息显示于2009年更新的鸟类保护列表中。
【地理分布】
锈胸扁嘴霸鹟的地理分布涵盖南美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委内瑞拉西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圭亚那、苏里南、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以及智利等。这个多样化的地理区域为依附于山地森林的鸟类提供了必要的生态栖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