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扇尾鹟科 > 扇尾鹟属 > 密岛扇尾鹟
密岛扇尾鹟

密岛扇尾鹟

英文名:Micronesian Rufous Fantail

学名:Rhipidura versicolor

【简介】
密岛扇尾鹟(学名:Rhipidura versicolor),广泛分布于马里亚纳群岛(萨伊潘、天宁、阿圭洪和罗塔)和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浦岛。关岛种群已经灭绝。

【外形特征】
成年鸟的上体为灰褐色,下体淡色,喉咙呈白色,胸部带有黑色斑点。幼鸟的上体有赤褐色边缘,尾羽外侧次级覆羽有宽阔的赤褐色尖端,这些特征在经过约两个月的磨损后会逐渐消失。喙基部长有一簇黑色羽毛,几乎与喙等长或更长。额头带有赤褐色,延伸至眼后形成短小的眉纹。头部侧面、颈背和上背部为均匀的棕色,耳羽略深。下背、臀部和上尾覆羽赤褐色。尾羽基部一半为赤褐色,远端一半为深棕色而带有白色尖端。上翼覆羽为棕色至暗褐色,部分个体的覆羽有赤褐色尖端。下巴和喉咙白色或有黑色斑点,下胸至腹部有黑色斑点,腹侧至尾下覆羽为白色且无斑点。两胁和侧腹部分染有灰色。

【生活习性】
密岛扇尾鹟栖息于北马里亚纳群岛的森林和藤蔓覆盖的火山岩裂缝中。其食物来源主要是节肢动物。觅食行为在很多方面与棕额扇尾鹟相似。密岛扇尾鹟全年都有繁殖可能,例如在萨伊潘岛上,繁殖记录从一月到四月和十月到十一月。

【鸣叫特征】
在萨伊潘岛地区,密岛扇尾鹟常发出美妙的滚动哨音,该声音起初较为尖锐,随后音量渐弱。

【繁殖习性】
繁殖行为与棕额扇尾鹟的行为可能相似。在关岛,以前有记录表明筑巢行为发生在二月至三月。而在萨伊潘岛,一月到四月和十月到十一月之间有繁殖行为,表明全年均可能发生筑巢。

【外型辨识】
与棕额扇尾鹟在形态、行为和分布范围内有许多不同之处,不同亚种间也可能存在一些细微差异。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密岛扇尾鹟目前未被具体评估。关岛种群已经灭绝,最后一次记录是在1984年,由于引进的棕色树蛇和使用杀虫剂过度等因素的影响下灭绝。其他地区种群的数量则在稀少与常见之间波动。萨伊潘岛因其较高的个体密度而知名,但全岛范围内,种群数量从1982年至2007年间呈现下降趋势,此时估计该地区的总种群数量约在4万至7万之间。此外,罗塔岛上的种群从1982年至2004年间减少了超过40%。相反,阿圭洪岛上的种群在1982年后25年内总体数量增加,至2008年估计已超过1万只。

【地理分布】
密岛扇尾鹟的地理分布涵盖了太平洋的马里亚纳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浦岛。关岛种群已经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