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犀鸟目 > 林戴胜科 > 弯嘴戴胜属 > 弯嘴林戴胜
弯嘴林戴胜

弯嘴林戴胜

英文名:Common Scimitarbill

学名:Rhinopomastus cyanomelas

【简介】
弯嘴林戴胜,学名Rhinopomastus cyanomelas,是犀鸟目林戴胜科弯嘴戴胜属的一员。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拥有黑色、长而弯曲的喙,全身覆盖着暗蓝色的羽毛。

【外形特征】
成年弯嘴林戴胜的羽毛呈深蓝色,喙长且弯曲,为黑色。雌鸟和幼鸟前部颜色偏淡,成为棕色。飞行时,尾端和翼端的白色斑点显著。雄鸟的冠羽和面部为深蓝色,颈背、肩部和臀部则为紫色。翅膀上带有白色横杠,尾羽可能带有白色亚末端斑点。雌鸟体型较小,通体颜色可能较暗淡,下方颜色偏棕色。本物种的喙比Rhinopomastus atterimus更长、更弯曲,尾部也更长;与小弯嘴林戴胜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喙为亮橙色,而前者为黑色。

【生活习性】
它们生活在干燥的荆棘地带、棕榈树、木本草原,偶尔也出现在密林中,如miombo、mopane、Acacia-Combretum以及其它混合类型的生态环境。海拔分布范围从海平面到2150米以上。以昆虫为主食,尤其是蚂蚁、飞蛾、毛虫、蛹、蜘蛛、蟑螂和壁虎蛋等;它们也会食用小水果、浆果和树籽。在觅食时,雄鸟和雌鸟显示出不同的策略,雄鸟倾向于在主干和较大的树枝上觅食,而雌鸟则会在较小的外围树枝上活动。同时,它们常常加入混种觅食群。

【鸣叫特征】
弯嘴林戴胜的叫声清晰且独特,音调哀怨,类似于三音节的“wheeep, wheeep, wheeep”,容易识别。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一般在8月至次年2月,筑巢于树洞中,利用自然空洞或以前啄木鸟或拟啄木鸟留下的巢穴,通常距离地面0.5-2.5米,洞室深度为0.3-0.5米。每窝产卵数为2-4枚,卵一般为深蓝绿色,带有白色的坑点,孵化期为13-17天,完全由雌鸟孵化。幼鸟在孵化约21-24天后离开巢穴,体重约22-33克。有的情况下存在连续繁殖现象,第二次繁殖则在同一巢中进行。

【保护状况】
IUCN将该物种列为无危(LC),目前所知的主要威胁源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树木破坏,这些树木用于觅食、筑巢与栖息。在多个国家公园如卢旺达的Akagera、赞比亚的South Luangwa、津巴布韦的Hwange和Mana Pools、纳米比亚的Etosha以及南非的Kruger等都有记录它们的分布。

【地理分布】
该物种显著分部于非洲南部及东南部,包括具体国家如安哥拉、博茨瓦纳、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埃斯瓦蒂尼、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卢旺达、索马里、南非、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