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椋鸟科 > 纹旋木雀属 > 米岛旋木雀
米岛旋木雀

米岛旋木雀

英文名:Visayan Rhabdornis

学名:Rhabdornis rabori

【简介】
米岛旋木雀,英文名Visayan Rhabdornis,学名Rhabdornis rabori。该鸟属于雀形目椋鸟科纹旋木雀属的特有鸟类,主要分布于菲律宾中部的班乃岛和内格罗斯岛的山地森林中。

【外形特征】
成鸟类体型大致为17至18.8厘米,雄鸟额头至冠部及颈背部为淡灰色,翅膀和尾羽为深棕色,头部有独特的黑色斑点和白色条纹,并有一处棕色面罩,从眼眶延伸至两侧脸颊。黄色的黄斑从喉部向下延伸至腹部,接口呈红棕色。雌鸟与雄鸟特征相似但颜色相对较浅,而幼鸟则相比更为灰棕色,下腹部有明显的条纹。

【生活习性】
栖息范围广泛,在海拔800至1700米的山地原始和次生森林、林缘以及林间空地活动。主要在森林树冠中层之上活动。

【鸣叫特征】
该鸟的叫声被描述为高音的“tzit”声,重复性较高且有时以快速连串发音。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通常为3月至6月),鸟巢通常筑造在树洞里,以树枝为主要材料。有关具体繁殖细节的描述多与纹胸旋椋鸟相似。

【外型辨识】
同属的纹胁旋椋鸟相比,米岛旋木雀通常栖息于较高的海拔处,拥有较为短而粗的喙以及淡灰色的冠部,而非暗色条纹。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标准,该物种被列为无危(LC)。然而,该物种仅在内格罗斯和班乃的特定区域找到,据估计,全球成熟的个体数量介于2500至9999只之间,数量持续减少,主要因栖息地遭到破坏。

【地理分布】
分布于菲律宾中西部的班乃和内格罗斯两大岛的山地区域中。过去的记录显示,它们曾在Canlaon山、Balinsasayao湖周围等地被多次发现,并密集地生活于Cuernos de Negros的残存森林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