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嘴巨嘴鸟
英文名:Channel-billed Toucan
学名:Ramphastos vitellinus
【简介】
凹嘴巨嘴鸟(学名:*Ramphastos vitellinus*),属于鴷形目巨嘴鸟科巨嘴鸟属,是一种中型攀禽。成鸟总长约60厘米,体羽呈黑色或栗黑,胸部和咽喉呈现白色或柠檬黄色,尾下覆羽为鲜红色。喙基部呈黑色,配有一个蓝色环。
【外形特征】
凹嘴巨嘴鸟成体约有48厘米长,喙长9至14厘米,体重约300至430克。喙基部有一圈天蓝色,呈锯齿状,内衬骨质细杆支撑,外观轻而中空。整体羽毛以黑或栗黑为主基调,颈部和胸部或呈现裸露的白色或柠檬黄色,尾下覆羽为鲜红色,成人雌雄嘴廓无须,鼻孔隐藏于喙基底。
【生活习性】
凹嘴巨嘴鸟主要栖息于南美洲的低地雨林和湿润地区,海拔可达1700米。它们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果实、种子及水果为主食,也偶尔捕食昆虫、小型爬行动物、鸟卵以及青蛙。
【鸣叫特征】
鸟鸣低沉,形象生动模仿为“cree-op cree-op cree-op”。
【繁殖习性】
凹嘴巨嘴鸟营巢于高树洞或下部洞穴内。产卵2至4枚,约16天后孵化。孵化时雏鸟全身赤裸,3周左右开始睁开眼睛,约50日龄后方能勉强独立翱翔。
【外型辨识】
凹嘴巨嘴鸟拥有指名亚种R. v. vitellinus、黄脊亚种R. v. culminatus、枸橼喉亚种R. v. citreolaemus、以及R. v. ariel。巴西东部还有一个孤立种群,被称为黄嘴缘凹嘴巨嘴鸟(R. v. pintoi),它可能因长时间的隔离,而发展成独立物种。
【保护状况】
凹嘴巨嘴鸟在全球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被列为“无危”(LC),但也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的保护物种,受到国际贸易和出口的限制。
【地理分布】
凹嘴巨嘴鸟分布在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及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