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翅斑腹雀
英文名:Yellow-winged Pytilia
学名:Pytilia hypogrammica
【简介】
黄翅斑腹雀,英文名为Yellow-winged Pytilia,学名为Pytilia hypogrammica,隶属雀形目、梅花雀科、斑腹雀属。主要分布于非洲西中部的几内亚至利比里亚,向东延伸至乍得南部和中非共和国西部。地理区域约为250,000平方千米。
【外形特征】
体长约12.5厘米,体重14.3-15克。雄鸟脸部、耳羽至喉部鲜红,冠至背部灰色,臀部和尾上覆羽红色,中央尾羽带有红晕,其余为暗褐色;翼上覆羽和飞羽边缘金黄色;下体橄榄灰且有细黑白色条纹。雌鸟头部至胸部为灰褐色,下体较雄鸟淡,条纹分布均匀。幼鸟显示上体棕灰,臀部和尾部带红色,翼边缘为锈色,下体灰白且有条纹的痕迹。
【生活习性】
黄翅斑腹雀栖息于湿润的几内亚阔叶林、河岸森林边缘和沿海灌木丛等地。主要以小草籽为食,也捕食白蚁和蚂蚁等昆虫。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活动时偶尔与其他小型种子食鸟混群。
【鸣叫特征】
它的鸣叫声具有特定的报警特征:警报声表现为从1kHz升至2.4kHz并伴有高音下降;其他叫声包括类似橙翅斑腹雀的"seee" 接触声及共鸣哨声,调制速率40峰/秒。
【繁殖习性】
黄翅斑腹雀的繁殖季节一般从10月至次年1月。雄鸟进行求偶仪式,包括鞠躬展示和发声召唤。筑巢材料筑成松散球状,巢口开孔于一侧,位置通常不高,距离地面0.5-4米。每巢平均产卵3-4枚,孵化期12-14天,幼鸟期约20-22天。
【外型辨识】
该鸟类得益于其显著的黄色翅膀和红臀部而易区分。这些特征与其他斑腹雀属的种类区分开,并有助于野外的识别。雄鸟的红色面部和雌鸟的灰白色头部更加方便区分性别。
【物种区别】
黄翅斑腹雀与非洲较其他地区的小型梅雀科鸟类有明显的分界线,并在生态系统中发挥调节种子传播和小昆虫数量的重要作用。
【保护状况】
该鸟类不存在全球性威胁。根据IUCN评估,黄翅斑腹雀被列为无危(LC)。尽管部分地区约略稀少,但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2012年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表明其保护级别为低危状态。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2007年加纳将其从该公约附录Ⅲ中移除,不过除此之外暂无其他具体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