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鹦鹉科 > 小锥尾鹦鹉属 > 黄翅鹦哥
黄翅鹦哥

黄翅鹦哥

英文名:Sulphur-winged Parakeet

学名:Pyrrhura hoffmanni

【简介】
黄翅鹦哥(学名:Pyrrhura hoffmanni),属于鹦鹉科小锥尾鹦鹉属的中等体型鸟类,体长约23至24厘米,平均体重82克。该物种主要分布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特别是海拔700至3000米的山区森林。

【外形特征】
成鸟整体呈绿色,头部、颈部、喉咙带有黄色边缘,耳羽鲜红,胸部带有橙色。翅膀上部的覆羽、主要和次要飞行羽为黄色,外侧初级飞羽为蓝色;尾巴呈上部橄榄色,下部红棕色。幼鸟的色彩较为暗淡,翅膀上的黄色不如成鸟鲜艳,胸部橙色较少。

【鸣叫特征】
黄翅鹦哥通常发出响亮的“krree krree krree”高音叫声。飞行时,群体会同时鸣叫发出嘈杂的叫声。

【生活习性】
该物种偏好以小群栖息于原生和砍伐后的高山森林、次生林及周边的灌木地带。它们具有季节性迁移习性,冬季会从高海拔向低海拔迁移,通常伴随着食物的分布变动。黄翅鹦哥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浆果和坚果为食。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一般在1月至6月。它们通常在树洞或啄木鸟旧巢中筑巢,每窝卵数量为3到6枚,孵化期约24天,雏鸟离巢一般在孵化10周后。

【外型辨识】
飞羽的黄色和耳羽红色斑点是黄翅鹦哥独特的标志,这些特征在同域其他鹦鹉中是独一无二的。

【保护状况】
IUCN将其列为LC级别(无危)。

【地理分布】
繁殖地限定在哥斯达黎加塔拉曼卡山和多塔地区及巴拿马维拉瓜西部。该鹦鹉有两种亚种,即指名亚种(P. h. hoffmanni)和Chiriqui Conure(P. h. gaudens),后者头部具有橙红色标记,腹部颜色更深。

【物种区别】
1. **黄翅鹦哥指名亚种** (Pyrrhura hoffmanni hoffmanni)
2. **黄翅鹦哥巴拿马亚种** (Pyrrhura hoffmanni gaudens)

【栖息环境】
黄翅鹦哥主要栖息于森林边缘和林木茂密区,热带和亚热带山坡上缘的次生植被、开阔的热带草原、湿雨森林、季节性林区和都市公园等也是其常见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