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燕雀科 > 灰雀属 > 台湾灰头灰雀
台湾灰头灰雀

台湾灰头灰雀

英文名:Taiwan Bullfinch

学名:Pyrrhula owstoni

【简介】
台湾灰头灰雀(英文名:Taiwan Bullfinch,学名:Pyrrhula owstoni)为台湾特有的雀形目燕雀科灰雀属的鸟类。2020年通过DNA分析确认其在中更新世时期与灰头灰雀分化,并被确认为台湾特有种。2021年,国际鸟类联盟(IOC)将其认定为独立物种。

【外形特征】
雄性台湾灰头灰雀身体呈现珍珠灰色,带有淡褐色的侧翼斑点。雌性的头部为灰色,背部及腹部呈现出温暖的棕色。雌雄均拥有有光泽的黑色尾羽及翼纹特征。雄鸟的额至眼后为黑色,脸颊至喉部为灰白色。头顶至颈侧、脸的其余部分和上体的颜色为淡灰,背部有黑色带,臀部白色,上尾覆羽有光泽黑,尾黑,翼黑,胸至上腹深橙红,腹到尾下覆羽白色。雌鸟的额至后颈则类似于雄鸟,但颜色较暗或微带棕色,耳后覆羽及颈侧淡灰,上体的颜色为暗灰棕色,下背黑或紫黑,臀部白,下体温暖色,腹至尾下覆羽白。

【生活习性】
台湾灰头灰雀栖息于海拔2000米到3800米的山区森林内的针叶林及混交林,偶尔在冬季下降至较低海拔地区。它们的食物来源包括各种植物种子、芽及花序、昆虫及昆虫幼虫,常在低矮灌木、山坡灌丛及地面觅食。

【鸣叫特征】
其鸣叫声音为一系列轻柔的哨音,包含滑音以及短促的嘎吱声。叫声柔和悦耳,通常为‘poo-yee’或‘pooe’音。

【繁殖习性】
筑巢工作主要由雌鸟完成,雄鸟也会辅助。巢为松散的杯状结构,一般构造于针叶树水平枝上,距离地面的高度介于1.3至16米之间。每窝通常产卵3枚,孵化任务由雌鸟承担。

【外型辨识】
除独特的外形特征外,台湾灰头灰雀与灰头灰雀在叫声上也大不相同。

【保护状况】
按照IUCN评估,其保护状态为未予评估。

【地理分布】
该种鸟的分布仅局限于台湾岛,并在海拔2000到3800米的山区森林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