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颊灰雀
英文名:White-cheeked Bullfinch
学名:Pyrrhula leucogenis
【简介】
白颊灰雀(英文名:White-cheeked Bullfinch,学名:Pyrrhula leucogenis)是菲律宾特有的雀形目灰雀家族一员。它们栖息于吕宋岛、班乃岛与棉兰老岛山地的湿润橡树林和苔藓林。
【外形特征】
白颊灰雀拥有中等大小的体型,身长15至16.5厘米,雄性约重19克。雄性的显著特点包括白色脸颊、黑色前额、眼上方、下颌骨及喉咙中央,头顶到颈背呈现蓝黑色,脖颈两侧和上身分布着鲜艳的棕色毛发,臀上部分为黑色,臀下部则为白色,尾部带有蓝紫色光泽的黑色尾羽。雌性白颊灰雀色彩较暗淡,脸颊呈浅黄色,上三级飞羽边缘呈现淡棕色。幼鸟外貌趋向成鸟,但脸旁的黑色延伸到喙基和前额,并且从头顶至颈背变为灰色,臀部颜色转为淡黄棕色。
【鸣叫特征】
白颊灰雀以清晰稳定的鸣叫声著称,包含中等音调的哨声如“piuu,piuu”或偶尔首音降低:“piii,piuu!”。
【生活习性】
它们主要栖息于海拔1250至1750米的高海拔森林区域,在非繁殖季节会下迁到较低海拔地带。白颊灰雀以果实、浆果和花蕾为食,并多在树冠层与下木层间觅食,偶尔单独、成对或小群活动。繁殖季节则形成家庭群,而非繁殖季节会聚集成较大的混合物种群。
【繁殖习性】
主要繁殖期为三四月,具体繁殖行为尚未完全研究清楚。
【外型辨识】
在分布地域中,白颊灰雀无与之相似的其他家燕亚科成员。其独特的白颊和黑顶极为醒目,容易辨认。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白颊灰雀被分类为LC(无危)等级,尽管在部分地区较为稀少,但总体上它们仍然稳固位于自然栖息地内。
【地理分布】
白颊灰雀分布在吕宋岛北部山区、班乃岛以及棉兰老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