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颊鹦哥
英文名:Orange-cheeked Parrot
学名:Pyrilia barrabandi
【简介】
橙颊鹦哥(英语名:Orange-cheeked Parrot,学名:Pyrilia barrabandi)是鹦鹉科番红头鹦哥属的一种中等体型鹦鹉。其显著特征包括黑色头部、白色眼圈和橙色脸颊。这种色彩鲜艳的鹦鹉主要栖息于南美洲低地亚马逊雨林。
【外形特征】
这种中等体型的鹦鹉体长约25厘米,平均体重约为165至190克。成鸟具有黑色的头部、橙黄色的脸颊以及白色的裸露眼环。喉部和上胸部呈橄榄黄色,而身体的其余部分则是绿色,肩部为橙黄色,翼角边缘和翼下覆羽为红色,初级飞羽为黑褐色,大腿部分呈黄色,尾部扁平且端部带有暗蓝色。幼鸟的头部颜色为棕色,具有较深的橄榄绿色,并且翅膀和腿部的橙色和红色较少。亚种aurantiigena的橙色脸颊、肩部和大腿部更鲜明。
【生活习性】
橙颊鹦哥生活在原始的低地森林中,还会出现在季节性泛滥的瓦尔泽亚森林和沙带林中。它们生活在海拔不超过500米的地方。这种鹦鹉主要以种子、果实、尤其是无花果为主要食源,还会咬食Pithecellobium树上的叶瘿,以求索黄蜂幼虫等昆虫。
【鸣叫特征】
它们最常发出的声音是一种类似“chureee”的双音节叫声,类似于芦苇的声音。这种鸣叫声既在飞行中也会在树木上发出。它们偶尔也会发出类似于“kya-kya-kya”的嘈杂声,通常在起飞时发出。
【繁殖习性】
关于橙颊鹦哥的繁殖信息较为有限,已知它们的繁殖季节可能在9月至10月期间。
【外型辨识】
成年橙颊鹦哥具有明显的黑色头部、橙色脸颊以及白色的裸露眼圈,便于与其它鹦鹉区分。相比亚种aurantiigena,barrabandi的面部肤色略为黯淡,脸颊和大腿部的橙色也更淡一些。
【保护状况】
按照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出的红色名录,橙颊鹦哥的保护状态为无危(LC)。尽管亚马逊雨林的持续砍伐对它们有一定的威胁,但它们的种群数量预计只会出现轻微下降。这种鹦鹉在部分地区相对罕见。
【地理分布】
橙颊鹦哥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雨林西部地区,具体位于巴西西北部、秘鲁西部、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南部、哥伦比亚南部以及玻利维亚北部的部分区域,海拔不超过4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