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颈雪雀
英文名:Rufous-necked Snowfinch
学名:Pyrgilauda ruficollis
【简介】
棕颈雪雀(学名:Pyrgilauda ruficollis),是雀科的一种鸟类,属雪雀亚科。主要生活在中国和印度尼泊尔等地区的高原地区。体型中等,平均体重约25-34克,居住于海拔2500至5000米之间的高山区域。
【外形特征】
雄雌鸟体态相仿。细看头部特征,可见黑色的喙前线,边缘加上一道鲜眼线,且枕部和背部耳区呈现灰暗的褐色。此鸟种的颈部至胸部两侧则带有显著的棕色,以及更深的前端。体羽为深棕色,背上显出明显的黑褐色羽干纹;尾羽棕褐,最中央四根为黑褐色但从中部有灰白斑点。其它长度翼羽棕影沾黄色,各襟超都杂有黑色条纹且白边。脸和喉则纯粹白色并有双条黑褐纵纹,下腹部毛色白至浅灰,双胁微微带棕至棕色。雀长13-15厘米,体重23-28克,红棕色的颈为其最大识别特征。
【鸣叫特征】
此鸟叫声简单而柔和,常重复发出类似 "duuid"或"dooid" 的音节,并能以类似于喜鹊(Corvus)的音节表达警告。
【生活习性】
棕颈雪雀是年复一年留于同一领地中的留鸟。繁殖期它们多成对生活,非繁殖季节则会集群为群,进行小范围的迁徙。主要活动于地表寻找种子、草籽与各种昆虫为食。常常在鼠兔废弃的洞穴中出没。非繁殖季节中,常下到5000米以下的文化荒漠、草原带活动,依赖于自然条件和人类居住地等进行猎食。
【繁殖习性】
巢穴通常构建于墙洞或开凿未被利用的田野鼠洞以及土岩洞口,筑巢材料为草地、羊毛、羽毛等。每组卵一般为五到六个,纯色白色蛋,重量约2.5克。
【外型辨识】
本类群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到中国西北部及相邻地区的高原农田(如青海的祁连山,西藏的南部和北部),夏季会在更高海拔的地区活动,直到冬季才会有一定范围的垂直迁徙(2500至4000米),部分可降至1500米。分布于印度及尼泊尔地区的亚种也多数在此候度冬。
【保护状况】
棕颈雪雀分布范围广,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确定为最低保护等级—无危(LC)。然而,其属群整体分布趋势稳定,但在部分区域受到人为干扰、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