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背雪雀
英文名:Blanford's Snowfinch
学名:Pyrgilauda blanfordi
【地理分布】
棕背雪雀主要栖息于3000至5400米的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偏好石质草原和半荒漠地带,常见于新疆、青海、西藏以及尼泊尔北部、西藏东南部。该鸟种尤其喜欢鼠兔的洞穴区域,冬季则会聚集在低洼避风的谷地、村落附近。
【外形特征】
成鸟体型中等,头部显著为黑白装饰,黄色至奶油色的两侧脸部,配以黑褐色头冠和间隔的棕色背部。其头部特征包括:额白色中央有黑色纵带,从眼先至耳羽的黑纹,脸颊为奶油白,颈部和背部则为棕褐色。下体为乳白色,胸部带有淡黄褐色的淡淡印记。两个亚种的特征略有差异:青海亚种背部颜色更深,柴达木亚种偏淡黄色调。幼鸟的颜色较为柔和,上体颜色较淡,保持着灰色或橄榄灰色。
【鸣叫特征】
雄鸟会用一个尖细的“Jie Jie Jie”音节向四周宣告领地,雌鸟也会在同一频率上尖叫或鸣叫,以响应伴侣或警告入侵者。
【生活习性】
以昆虫和草籽为主要食物,繁殖季节集中于五月到六月,选择在洞穴或者空置的鼠兔洞中筑巢。夏季,它们倾向于成群活动,并在较暖和的区域活跃起来。冬季,当覆盖整个高原的雪将表面践食植物都覆盖时,棕背雪雀更多地在一个暖和阳光的避风地带度过。
【繁殖习性】
每窝通常产3至4枚白色的卵,主要由雌鸟孵化。巢由草茎、兽毛掺杂而成,内垫羽毛。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标准,棕背雪雀被列为无危物种,其数量较为稳定。分布范围广,虽受到人类活动的零星干扰,但总体种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