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腹裂籽雀
英文名:Black-bellied Seedcracker
学名:Pyrenestes ostrinus
【简介】
黑腹裂籽雀,学名为Pyrenestes ostrinus,属于雀形目梅花雀科裂籽雀属,主要分布在非洲中西部。
【外形特征】
黑腹裂籽雀体长约15厘米,重约22.2克。雄鸟头部、胸部和颈部呈鲜艳的深红色,上身及下身覆盖炭黑色羽毛,尾部边缘和基部显现出红色,眼周有白色眼环。雌鸟头部、喉咙、臀部至尾部呈红色,颈侧、胸侧和上胸的羽毛尖端颜色可变,翅膀呈黑褐色,覆羽边缘为黄褐色。幼鸟的颜色特征与雌鸟相似,但头部为黄褐色,尾羽为赤褐色,喙在两个月后会发育为成鸟大小。成鸟的喙部厚实,有小喙、大喙和超大喙三种变化,这与它们处理不同硬度的种子有关。
【生活习性】
黑腹裂籽雀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中的水道、封闭林地、湿润的常绿森林边缘、河岸森林、棕榈草原,以及潮湿的废弃农田。活动范围在低地和丘陵地带,海拔高度在700至1400米之间。
【鸣叫特征】
其叫声包括低沉的“peenk”声,以及“terr”的报警声。雄鸟能够发出多达七种不同的歌曲,每种歌曲包括甜美的哨音、咯咯声、尖锐的音符、颤音和嘶嘶声。雌鸟发出的鸣叫声较少。
【繁殖习性】
黑腹裂籽雀的繁殖季节主要在8月至11月和4月至5月,以及雨季12月至7月。巢穴为大型球状,侧面入口,使用藤蔓、竹叶、草、蕨类植物、树皮碎片和攀援植物搭建。位于地面以上1至9米的树、灌木或竹丛中。
【保护状况】
据IUCN的评定,该物种的保护状况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包括非洲中部、西部及南部地区,具体分布于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南苏丹、尼日利亚、赤道几内亚、喀麦隆、刚果民主共和国、乌干达、肯尼亚西部、安哥拉、赞比亚和坦桑尼亚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