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鹎科 > 鹎属 > 白眶鹎
白眶鹎

白眶鹎

英文名:White-spectacled Bulbul

学名:Pycnonotus xanthopygos

【简介】
白眶鹎(学名:Pycnonotus xanthopygos)是属于雀形目鹎科的一种中型鸟类。其显著特征是灰褐色羽毛、黑色头部以及白色的眼圈,广泛分布于土耳其南部、叙利亚、也门和阿曼。

【外形特征】
白眶鹎体型中等,体长约为19厘米,体重在31至46克之间。成鸟头部为黑色,后冠部为棕色,与白色的眼圈形成鲜明对比。上体灰棕色,新鲜羽毛带有橄榄黄色调,尤其臀部和尾羽覆羽更为明显。其翅膀颜色较深,边缘呈浅灰棕色。尾羽黑色,中央部分带有灰棕色环带。腹部颜色较淡,为淡灰棕色,并且比上体浅,腹部和尾羽下覆羽颜色明亮黄色。幼鸟面部呈灰棕色,上体颜色也较为淡,羽毛质地比成鸟柔软。

【鸣叫特征】
白眶鹎发出丰富的鸣叫声,这种叫声可以持续2至9个音节,从高处但不一定显眼的位置发出,像是乐器发音或女低音哨声。叫声包括断续且微弱的啁啾和问候声,还会有尖锐响亮的“MINE, you’re MINE, you’re MINE”叫声。

【生活习性】
白眶鹎栖息于多种环境中,包括自然植被区和人类改良区,如松树林、杜松森林、角豆树灌木丛、河床中的植被覆盖地、半沙漠区树木灌木、绿洲、果园、田地、花园、村庄以及城市。这些鸟通常留居在区域内,但在寻找食物资源时会季节性移动。其饮食以成熟的果实为主,偶尔吃种子、小虫子、花蜜、嫩叶和花卉。

【繁殖习性】
白眶鹎在以色列繁殖季节从3月末持续到8月末,在阿曼从4月末开始,在沙特阿拉伯则从2月开始。新孵化出来的小鸟通常出现在6月至7月之间。它们每一年筑2个巢,偶尔也会建3个。雌性主要负责巢的构筑,每个巢为小杯形或篮形结构,由细枝、草梗、苔藓和落叶制成。每窝产下2至4枚卵,但通常为3枚。孵化时长为13至14天。小鸟幼时需要13至15天才能离巢,接着再过约10天便可开始飞翔,4周后可以自给自足,6周后则达到独立的成长准备状态。

【外型辨识】
由于其独特的白色眼圈和黄色腹部,很容易从所在地的其他鸟类中识别出白眶鹎。在临近种群中可能有相似的物种存在,但是没有一种能同时具备这种白眶和黄色腹部的组合特征。

【保护状况】
IUCN将白眶鹎评定为LC(无危)类别,这表明其种群数量较为稳定。在不少地区,由于人类活动创造的生存区域,这个种类的分布范围已有所扩展。然而,在某些农业领域,它因其对某些果实的严重损耗而被视为农业害鸟。

【地理分布】
白眶鹎分布于东地中海区域,从土耳其西南部、叙利亚西部到埃及东北部,沙特阿拉伯的西部、中部和南部地区,也门,阿联酋的北部以及阿曼的北部和西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