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鹎科 > 鹎属 > 白眼鹎
白眼鹎

白眼鹎

英文名:Cream-eyed Bulbul

学名:Pycnonotus pseudosimplex

【简介】
白眼鹎(学名:Pycnonotus pseudosimplex),俗称Cream-eyed Bulbul,是雀形目鹎科鹎属的一种鸟类。该物种被误认为与红眼的白眼褐鹎外形相似,但基因分析表明其与菲律宾Palawan岛的灰额鹎具有更接近的亲缘关系。

【外形特征】
白眼鹎体长约18厘米,体重约17.8克。体色主要是橄榄褐色,背部颜色一致,臀部和上尾覆羽则逐渐转变为黄色,尾巴为深棕色。脸颊与冠部颜色相仿,带有淡黄色的羽轴条纹,喉咙呈淡黄色,胸部颜色略暗,夹杂着橄榄褐色的不规则条纹。两侧呈橄榄色,下尾羽为奶油色,翅膀边缘带有橄榄黄色条纹。雌雄外观无差异,最引人注意的是其白色或黄白色的虹膜。

【生活习性】
该鸟类多栖息于婆罗洲的成熟森林内及其边缘,偏好出现在500米以下优质土壤森林和近海平面的kerangas森林之间。它们通常加入混合搜索群,尤其是在有丰富果实供给的树木周围活动。与此同时,饮食和觅食行为似乎接近于白眼褐鹎。

【鸣叫特征】
原文未提及。

【繁殖习性】
目前尚未有详细的繁殖信息被公开报道。

【外型辨识】
与白眼褐鹎相比,白眼鹎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它们的虹膜颜色是奶油黄色,而非红色。另外,它们的喉咙和腹部更偏黄,与较暗的胸部及侧翼形成分界清晰的对比色。此外,白眼鹎的体型比灰额鹎小,后者的翅膀前缘有橄榄色。

【物种区别】
与白眼褐鹎相比,白眼鹎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它们的虹膜颜色是奶油黄色,而非红色。另外,它们的喉咙和腹部更偏黄,与较暗的胸部及侧翼形成分界清晰的对比色。此外,白眼鹎的体型比灰额鹎小,后者的翅膀前缘有橄榄色。

【保护状况】
IUCN将该物种列为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白眼鹎的地理分布集中在婆罗洲区域,具体确认地区包括马来西亚的Sarawak和Sabah以及印尼Kalimantan的东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