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眼鹎
英文名:Pale-eyed Bulbul
学名:Pycnonotus davisoni
【简介】
淡眼鹎(学名:Pycnonotus davisoni;英文名:Pale-eyed Bulbul)属于雀形目,鹎科,鹎属。
【外形特征】
体型中等,体长约19-20厘米。头部、耳羽、喉咙及上胸有明显的黄色条纹;翅膀为橄榄色,翼缘和尾羽外侧呈淡黄色,下胸和腹部则带有白色条纹,肛周区域为黄色;成鸟的虹膜呈白色、棕色或淡黄色,眼睑边缘黑色,跗跖和趾绿色带黑;嘴为黑色。
【生活习性】
活跃、善鸣叫,特别是在清晨和黄昏时,其喉音浓重而旋律优美。主要食物包括果实、浆果以及昆虫。
【鸣叫特征】
无具体内容描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从2月持续至9月,繁殖期通常筑杯状深巢。6月初时已有含蛋的巢观察到,同时在11月间也发现了幼鸟已经待在巢中或依赖于父母。
【外型辨识】
无具体内容描述。
【物种区别】
淡眼鹎与纹喉鹎在外表上显著不同。纹喉鹎的虹膜为红棕色至棕色,头部、下巴和上胸部黄色条纹明显,且冠部和耳羽无条纹,体型也较小。防止混淆的其他鹎如纹耳鹎和纵纹绿鹎,无黄色头部条纹和黄色下尾覆羽,纵纹绿鹎背部与腹部有斑纹,还具有蓬松竖立的冠羽。
【保护状况】
IUCN将其评估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淡眼鹎原生于缅甸南部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栖息于低地常绿阔叶林和沼泽森林。它们偏好次生林、灌木丛、开阔地带、森林边缘和清理区,以及密集的年轻再生林和退化的森林,有时也出现在过度生长的花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