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额鹎
英文名:Ashy-fronted Bulbul
学名:Pycnonotus cinereifrons
【简介】
灰额鹎(英文名:Ashy-fronted Bulbul,学名:Pycnonotus cinereifrons),是雀形目鹎科鹎属的一种鸟类。该物种仅分布于菲律宾西南部的巴拉望岛及其邻近岛屿。
【外形特征】
灰额鹎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鸟类,整体体色较暗淡,主要为灰褐色,腹部较浅。其喉部及腹部中央呈白色,侧翼和尾羽边缘则呈橄榄色。脸颊带有细微的花纹,额头上覆盖了灰色羽毛,耳羽有显眼的白色条纹。成鸟头部相对较小,雌雄体型和颜色相似,而幼鸟的具体特征尚未有详细描述。
【生活习性】
灰额鹎栖息于低地森林及其边缘地带,其具体的饮食习惯仍然未知,但推测他们的食性很可能与近亲橄榄褐鹎类似,为杂食性。关于活动范围和觅食方式的具体细节尚待详细研究。
【鸣叫特征】
灰额鹎的鸣叫特征是由一系列短促的颤鸣声组成,每次鸣声持续约2秒,隔大约5至10秒重复一次。
【繁殖习性】
该文本中没有提供关于灰额鹎繁殖习性的具体内容。
【外型辨识】
灰额鹎与相近的黄腹鹎体型存在差异,后者体型略小,整体偏向橄榄色,并有明显的黄色腹部和深金色的眼睛,这种对比使得灰额鹎与黄腹鹎容易区分。与之前的同种分类相比,灰额鹎与橄榄褐鹛的区别见于分类学的部分描述。
【物种区别】
灰额鹎与橄榄褐鹛的区别在于分类学上的描述,而其具体区别没有详细说明。此外,灰额鹎还与黄腹鹛有明显的体型和颜色差异。
【保护状况】
灰额鹎属于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名录中的LC(无危)等级。尽管其分布范围狭窄(约为41,300平方公里),但其种群数量在该地区内被认为相当稳定且相当常见。
【地理分布】
灰额鹎主要分布在菲律宾的巴拉望岛以及包括Busuanga和Culion在内的岛屿上,其栖息地主要为森林和边缘地带。由于灰额鹎为菲律宾特有种,特定保护措施对其种群稳定性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