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喉红臀鹎
英文名:Red-vented Bulbul
学名:Pycnonotus cafer
【简介】
黑喉红臀鹎(学名:Pycnonotus cafer),中文别称黑头公、红臀鹎,属于雀形目鹎科鹎属的一种中等体型鸟类。这种鸟广泛分布于亚洲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包括印度次大陆、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和不丹等国。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该物种已被引入多个离原产地较远的地方,成为入侵物种。
【外形特征】
黑喉红臀鹎体长约20-23厘米,体重范围在31-59克之间。雄鸟比雌鸟略重。头部、颈部和喉咙部位为黑色,且冠羽明显。背部及翅膀颜色为深褐色,翼部及尾部的羽色较暗。臀部和尾上覆羽为纯白色,腹部下部及尾下覆羽为红色。喙、眼和腿脚通常呈深棕色,爪为黑色。幼鸟羽毛颜色较淡,且尾端和臀部的颜色也有所不同。
【生活习性】
黑喉红臀鹎主要栖息于次生林、干燥灌木丛、开阔森林和低地平原等处,较少见于成熟森林。它们在果树上觅食,食物主要包括水果、花蕊、花蜜及昆虫等,有时也会捕食小型蜥蜴。繁殖季节通常在6月至9月期间,少数情况下可从2月开始。
【鸣叫特征】
该物种的叫声包括清晰的“ginger beer”声和一系列尖锐的“pick”音,用于警报其他鸟类。
【繁殖习性】
黑喉红臀鹎成小群活动,巢筑于距地2至3米高的灌木或竹林中,有时也会在人类住宅内部或是岩壁洞穴中筑巢。每次产卵2-3枚,孵化期约为14天,由雌雄共同育雏。
【外型辨识】
黑喉红臀鹎共划分了8个亚种,每个亚种均有其具体的分布区域。
【物种区别】
该物种的近亲中,最为相似的是红耳鹎,但黑喉红臀鹎的下喉为黑色,而红耳鹎的下喉呈灰色。
【保护状况】
IUCN已将该物种的保护状态列为无危(LC),表明其种群数量较为稳定。但亦需注意其作为入侵物种对某些地区生态平衡的影响。
【地理分布】
黑喉红臀鹎从原产地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到越南等国家均有所分布,并成功在多个国家被引入且成为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