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顶鹦鹉
英文名:Red-capped Parrot
学名:Purpureicephalus spurius
【简介】
红顶鹦鹉(学名:Purpureicephalus spurius,英文名:Red-capped Parrot)是澳大利亚西南部特有的长尾鹦鹉科鸟类。主要生活在马里桉树林,并偏好森林、果园、农田及城市绿地等多种环境。
【外形特征】
雄性红顶鹦鹉头部前部鲜红,脸颊黄绿,背部深绿,腹部紫蓝,翼下显白条纹;雌鸟色彩稍暗淡。其翼长约42-48厘米,体重约105-125克,鸟喙为淡蓝色且具有钩状特征。
【生活习性】
红顶鹦鹉主要以马里桉的种子、果实、花蜜和昆虫为食。繁殖季节通常在8月至12月,它们以天然的大树洞为巢。母鸟产下4-7枚蛋,孵化期为20天,幼鸟在巢中待约5周后离巢。
【鸣叫特征】
红顶鹦鹉具有独特的鸣叫声,包括急促的"krukk-rak"声或高音"crrr-uk"声,以及尖锐的警报声。雌雄色彩差异明显:雄鸟头部鲜红,雌鸟则色深暗且翼下有显著白条纹。
【繁殖习性】
红顶鹦鹉在8月至12月繁殖,以天然的大树洞为巢,母鸟产下4-7枚蛋,孵化期为20天。幼鸟在巢中待约5周后离巢。
【外型辨识】
红顶鹦鹉因其头部鲜红色、翼下的白条纹和整体的色彩分布特征而易于辨认。
【保护状况】
红顶鹦鹉目前被归类为无危物种,但依赖伞房桉的种子生存。《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9年的红色名录将红顶鹦鹉列为无危物种,但仍受《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保护。
【地理分布】
红顶鹦鹉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西南部海岸线距内陆100公里以内的区域,尤其是珀斯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