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鹱
英文名:Hutton's Shearwater
学名:Puffinus huttoni
【简介】
(英文名:Hutton's Shearwater,学名:Puffinus huttoni)属于鹱形目鹱科鹱属,是中等体型的海洋鸟类。该物种生活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水域,繁殖地仅限于新西兰大陆。澳洲鹱因其全球仅存的两个繁殖地点位于Seaward Kaikōura山脉而著名。
【外形特征】
澳洲鹱的体长约为38厘米,翼展72-78厘米,体重242-378克。这种海鸟体型中等大小,整体呈棕白色。其上体深棕色,下体白色,翼尖有深色条纹,下翼边缘也较为深色,背底区域显然更暗。澳洲鹱的喙较长且细,通常为深灰色。腿和脚表现为粉红色或棕色,并带有深色网状纹路。它的下颚和喉部有更多的白色,而其翅膀下部没有澳洲鹱显著的“腋窝”黑色条纹。
【生活习性】
澳洲鹱主要在海上觅食,其食谱主要是各种小型鱼类和磷虾。这些鸟能潜入水下20-30米深的地方捕食,通常采用半张开的翅膀潜水的方式。繁殖时,它们在海拔1200至1800米之间的山坡上挖掘洞穴用于产卵与饲养雏鸟。
【鸣叫特征】
澳洲鹱在繁殖群内会发出响亮的咯咯声。
【繁殖习性】
澳洲鹱的繁殖期在秋季开启,这期间它们主要聚集在新西兰南岛的尖峰群落。每年11月份,它们产下单一的白色卵。孵化期约为50天,而雏鸟出雏需要大约80天。
【外型辨识】
澳洲鹱因其全球仅存的两个繁殖地点位于Seaward Kaikōura山脉而著名。
【保护状况】
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结果显示,澳洲鹱被列为濒危物种(EN)。该物种具体的数量据2004年的数据估计约有300,000到350,000只。种群数量近年来总体上似乎保持稳定,目前一些栖息地已经得到了保护区级别的保护,包括人为建立的防兽围栏、人造洞穴以及救护迷路或误入栖息地周边的成鸟和幼鸟的措施。威胁澳洲鹱生存的关键因素包括栖息地被破坏、天敌捕食(尤其是家猪和野猫)、捕鱼工具的意外捕捉,以及气候和海拔环境的变化给繁殖带来的挑战。
【地理分布】
澳洲鹱繁殖于新西兰南岛东北部的Seaward Kaikōura山脉,在非繁殖季节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