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鹱
英文名:Tropical Shearwater
学名:Puffinus bailloni
【简介】
热带鹱(Puffinus bailloni)属鹱科鹱属,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海域。主要在荒岛、珊瑚环礁和离岸岩岛繁殖。
【外形特征】
体长33厘米,翼展64-74厘米。上体深褐色,下体白色,胸部和颈部两侧颜色较深。尾巴宽且圆,喙暗黑色到黑色,腿有蹼,两性无明显差异;幼鸟羽毛与成鸟类似。
【生活习性】
通常为留鸟,黄昏时分会靠近岸边,快速拍打翅膀和短时间滑翔。在接近栖息地时会发出哀怨的叫声“aoû”和降调的嘶嘶声“kitrrêou”。常见猎物有小鱼、飞鱼、头足类和鱿鱼等。
【鸣叫特征】
偶尔会发出哀怨的叫声“aoû”和降调的嘶嘶声“kitrrêou”。
【繁殖习性】
在热带印度太平洋地区繁殖,繁殖地多样。繁殖季节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变化。每个巢穴通常只产一卵,雌雄共同孵化约50天后喂养幼鸟;幼鸟约75天后离开巢穴,体重可达250克;成熟年龄为8岁。
【外型辨识】
指名亚种(Puddinus bailloni bailloni)、阿尔达布拉群岛亚种(Puffinus bailloni colstoni)、太平洋中部亚种(Puffinus bailloni dichrous)、瓦努阿图亚种(Puffinus bailloni gunax)和印度洋西北亚种(Puffinus bailloni nicolae)。
【保护状况】
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版本,保护级别为无危(LC)。全球种群数量目前尚未精确量化,但认为太平洋中的其他岛屿上还存在大量的繁殖地。
【地理分布】
分布于德属萨摩亚、英属印度洋领地、斐济、法国波利尼西亚等海域。繁殖地主要在帕劳;非繁殖地包括关岛、印度、肯尼亚等地区。所罗门群岛和塞舌尔为较为集中的分布地;然而,该物种在一些地区面临光污染及抗风桐种子缠绕导致的生存威胁。据估计,塞舌尔可能拥有多达26,118对繁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