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背丽鸫
英文名:Chestnut-backed Jewel-babbler
学名:Ptilorrhoa castanonota
【简介】
栗背丽鸫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雀形目鹑鸫科丽鸫属鸟类,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山地森林,栖息于300至1500米之间。雄鸟辉蓝腹部,深蓝翅膀搭配一条明亮的白色喉部,饰以黑色条纹,其臀部也为蓝色;雌鸟上体栗背,较雄鸟色彩稍淡,拥有蓝色硬羽眉纹。
【外形特征】
**雄鸟和雌鸟区别显著。**
雄性具有宽阔的蓝色眉纹,从额侧延伸至耳羽和颈侧,黑色的面部配以眼圈黑边,额头和头顶呈现出艳丽的红棕色或深蓝。整体背部呈栗色,腹部至尾部均为蓝调。而雌鸟上半部从披肩到尾上覆羽为栗色,蓝色眉纹较窄。幼鸟展现暗淡的棕色和白色喉部。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以昆虫为主食,可能还会捕食小型两栖动物。它们多数时候在地面活动,用喙翻动落叶。它们通常是定居鸟类,偏好居住于丘陵和低山的森林地带。
【鸣叫特征】
发出由哨音组成的一系列复杂鸣叫,包括缓慢的上升音调,接着是短促或持续的哨声,有时会混入六个下滑哨音,发出类似“chewchew”和“chuchuchu”的声音。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出现在旱季至雨季的初期,这个时期可能会产卵1到2枚。巢为浅型杯状,通常用老叶、骨架叶和细根构成,内部衬垫较细的根须。卵壳呈浅粉色或淡黄色,并带有深红褐色和灰色斑点。卵尺寸约为28.3-29.4×21.6-22.7毫米。
【外型辨识】
栗背丽鸫的颜色区分明显,背部宽大的蓝色和栗色混合翅膀与其他类似鸟类有明显不同。它们通常出现在海拔高度高于其他同类型鸟种如蓝宝石鹦鹉和二态鹦鹉的地区。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IUCN评估为无危(Least Concern,LC类别)。在其栖息地,特别是在Varirata国家公园内,它们相对常见。
【地理分布】
栗背丽鸫广泛分布于新几内亚的山地森林中,高度主要集中在300至1450米,最高可达约158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