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吸蜜鸟科 > 嗜蜜鸟属 > 铅色嗜蜜鸟

铅色嗜蜜鸟

英文名:Leaden Honeyeater

学名:Ptiloprora plumbea

【概述】
铅色嗜蜜鸟,英文名Leaden Honeyeater,属于吸蜜鸟科嗜蜜鸟属的一种罕见鸟类。分布于新几内亚的中西部、中部及东南部山区,尤其是太平洋诸岛屿。主要栖息于亚热带或热带湿润山地森林中的原始森林、森林边缘和次生林,有时也在花园中被记录到。

【外形特征】
铅色嗜蜜鸟体长约14至15厘米,体重约为12.5克至16.5克。羽毛特征显著:头部、颈部和上身涵盖了铅灰色,头顶、颈后及两侧有细小的黑褐色条纹,逐渐变为稀疏的灰白色斑点,分布于头部侧面和下巴;背部和肩部有宽泛的黑褐色条纹。翅膀上部灰棕色,翼羽和飞羽边缘橄榄绿至橄榄灰。腹部几乎均匀铅灰色,腹底有轻淡的橄榄棕色晕染,尾下覆羽棕色,而下翼则呈现淡灰蓝色,边缘和尖端深棕灰色。虹膜颜色通常为淡灰至银灰色,有时为棕色;喙从黑色到灰黑色都有可能;腿色为淡蓝灰色。头和体羽上,雄鸟与雌鸟相似,但雄鸟体型稍大。

【生活习性】
偏好于中到高海拔处的静谧环境。主要于海拔高度在1000米至2100米的潮湿森林中栖息,并可能在高达2400米处活动。食性包括昆虫和花蜜,从树冠层到地面均有觅食行为,主要集中在低层和中层(3米至15米范围内)。花蜜主要源自包括姜科植物在内的较低植物,而昆虫则常常通过树叶、枝条和叶柄觅得。该鸟种虽不惧人类但较为隐蔽,觅食时动作频繁,与环境融洽一体,常独自主动搜寻食物,经常把尾部抬起。

【鸣叫特征】
铅色嗜蜜鸟的鸣声包括类似吹哨的、略带喘息声的“wshee wshee wshee…”,伴有微弱的“teu teu”或“tswee”音符,通常每间隔3秒重复一次。

【繁殖习性】
关于其繁殖的详细信息尚未明确。

【外型辨识】
铅色嗜蜜鸟需通过底色的灰偏黑特征与黄纹嗜蜜鸟区分开来,后者底色为黄棕色。而与其他近缘种相比,铅色嗜蜜鸟小巧,且侧翼没有明显的红褐色。独特的鸣叫声也为其一个重要识别标志。

【物种区别】
暂无描述

【保护状况】
铅色嗜蜜鸟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分类为无危(LC),属于受限范围物种。这类鸟仅见于新几内亚的巴布亚山脉,是中央巴布亚山脉EBA的成员之一,整体数量稀少,但在某些地区(如新几内亚东南部的中央省的Suria森林)可能更加常见。

【地理分布】
该物种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的中西部、中部及东南部山区,而太平洋诸岛屿则为其分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