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红胸果鸠
英文名:Claret-breasted Fruit Dove
学名:Ptilinopus viridis
【简介】
紫红胸果鸠(英文名:Claret-breasted Fruit Dove,学名:Ptilinopus viridis),属于鸽形目鸠鸽科果鸠属的一种鸟类,常见于摩鹿加群岛、新几内亚及所罗门群岛的森林区域。
【外形特征】
紫红胸果鸠的全身羽毛为绿色,胸部有一个显眼的深紫红色斑块。头部和肩部呈现蓝色灰色,且带有淡灰色斑点。肩部有细小的银灰色斑点,部分下背羽和三级飞羽的中心带黄缘;大翼覆羽和外部次级飞羽的边缘较宽呈黄色;尾下部覆羽边缘宽黄。喙的基部呈米红色或深橙色,喙端为黄绿色,胫部颜色较深,呈红色。雌雄体色相似,但雌鸟胸部的紫色斑块较小。雌鸟虹膜为灰色,而幼鸟的灰色斑块区域较暗淡。
【鸣叫特征】
紫红胸果鸠的广告鸣声略带伤感,由三音节押韵的“a-huh-hoo”开始,接着是十个音节相同但在结尾处渐弱的“woo”,间隔8-10秒后重复。这种鸣叫也时常被发得更为响亮和快速。
【生活习性】
紫红胸果鸠喜欢在原始森林、次生林和森林边缘生活,偶尔也出现在轻度树木覆盖的农田和花园中。在新几内亚的分布区域从低地延伸至海拔600-1200米的亚山地高度。它们多活动于树冠层,在开阔地边缘有时下移到较低的地面上。
【繁殖习性】
在塞拉姆岛和布干维尔岛,已分别记录到12月和8月时有成鸟携带着蛋或幼鸟的巢穴。这些巢穴是用枝条构建的简易开放式平台,位于高度约三个米的横枝上,产单蛋两性繁殖。
【外型辨识】
紫红胸果鸠通过肩部的银灰斑块与翅膀斑点,区分于雌性白胸果鸠;雄鸟的紫色胸部斑块较雌鸟更显眼。
【物种区别】
紫红胸果鸠通过肩部的银灰斑块与翅膀斑点,区分于雌性白胸果鸠;雄鸟的紫色胸部斑块较雌鸟更显眼。
【保护状况】
紫红胸果鸠的保护级别被认定为IUCN红色名录(LC)中的无危物种(Least Concern)。
【地理分布】
紫红胸果鸠的分布范围广泛,涵盖印尼摩鹿加群岛中部、新几内亚西北部海岸、所罗门群岛卫星岛及太平洋诸岛屿。尤其在东南亚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区,紫红胸果鸠的分布得到确认,属于华莱士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