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色果鸠
英文名:Ornate Fruit Dove
学名:Ptilinopus ornatus
【简介】
丽色果鸠(学名:Ptilinopus ornatus),又称Ornate Fruit Dove,属于鸽形目鸠鸽科果鸠属的一种鸟类。该种以其独特的多彩羽毛而闻名,主要见于新几内亚及其周边岛屿的山林雨林地带。丽色果鸠是留鸟,主要栖息在原始森林及其附近被人类扰动的次生林中,经常被发现在海拔200至1350米的地区活动,有些区域可以低至海平面附近。
【外形特征】
丽色果鸠体长约25厘米,重约163克。它拥有从橙黄色到橄榄色的头部和颈部,夹杂着蓝色灰调的颈带。背中强绿,尾部泛黄,眼球周围及颈部无显著红润。虹膜为橙黄色,上下有深褐色至紫棕色的渐变色带,以及金色至绿色的肩部斑点。幼鸟的色彩比成鸟淡化,失去了肩部耀眼的斑块,但成鸟特征仍然基本可见,只颜色更淡。
【生活习性】
丽色果鸠主要以水果为食,成鸟常常聚集在果实丰富的区域,一只群落中有50只甚至更多。它们甚至会与其它果食性鸟类共享食源。
【鸣叫特征】
其鸣叫节奏缓慢并逐渐加速,产生一系列上升的“woop”音符,这种声音类似于P. occidentalis(粉斑果鸠),但节奏更快。
【繁殖习性】
丽色果鸠在繁殖季节产卵,主要是在新几内亚的10月和2月。它们的巢由少量的枝条和藤蔓构成,在树冠中约3米的高度搭建。通常,每次繁殖产一只白色的蛋。
【外型辨识】
在野外,丽色果鸠容易与粉斑果鸠混淆,但前者拥有更狭窄的灰色区以及更明显的金色上胸,肩部杂色中带有红紫色块。较之于粉斑果鸠,丽色果鸠的口服肉色斑块较少或几乎不可见。
【物种区别】
在野外,丽色果鸠容易与粉斑果鸠混淆,但前者拥有更狭窄的灰色区以及更明显的金色上胸,肩部杂色中带有红紫色块。较之于粉斑果鸠,丽色果鸠的口服肉色斑块较少或几乎不可见。
【保护状况】
IUCN红色名录将该种列为LC(无危)等级,保护状况良好。
【地理分布】
丽色果鸠广泛分布于新几内亚及附近岛屿,包括阿法克山脉、福贾山脉、西里伯斯山脉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