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氏果鸠
英文名:Cream-breasted Fruit Dove
学名:Ptilinopus merrilli
【简介】
梅氏果鸠(英文名:Cream-breasted Fruit Dove,学名:Ptilinopus merrilli)是鸽形目鸠鸽科果鸠属的一种鸟类。主要栖息在菲律宾北部吕宋岛的热带与亚热带森林中。
【外形特征】
梅氏果鸠的体长约为32至33厘米,体重约263克。全身主要呈灰绿色,头部和颈部带有淡灰色的绿晕,胸部带有绿晕,喉部为白色。上胸的灰色与下胸和腹部的奶油色由一条狭窄的深绿色带分隔。翅膀外侧次级飞羽为暗绿色,边缘泛黄,主翼羽呈绿黑色。尾部羽毛为深绿色,下尾覆羽和腿部羽毛呈现绿中带白的特点。尾下覆羽和腿脚为浅灰色与暗红色。其喙基部为红色,前端淡黄色。雌雄外观相似,亚种faustinoi亚种具有红褐色冠羽。
【生活习性】
梅氏果鸠栖息于海拔低于1300米的原始森林及选择性采伐区,偶尔见于1300米的森林环境中。以果实作为主要食物来源,记录显示曾以Symplocos ahernii小树的果实为食。
【鸣叫特征】
梅氏果鸠的鸣叫为一系列深沉、模糊的“rrruuh...rrruuh...rrruuh...”咕咕声,频率在300至500赫兹之间。
【繁殖习性】
关于梅氏果鸠的具体繁殖信息有限。仅有一例被证实的巢穴记录,于1997年5月在巢穴内发现一只卵。
【外型辨识】
与黑颏果鸠相比,梅氏果鸠的胸部有一条狭窄的深绿色带纹,且腹部呈奶油色,而非绿色。这一点可以作为识别的特点之一。
【保护状况】
梅氏果鸠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近危(NT)。由于严重的森林砍伐和捕猎行为,该物种正以中等速度下降。1946年时,这一物种已被认为相对罕见。位于菲律宾的保护组织将这一物种列为濒危。然而,在Sierra Madre山脉和Patnanungan岛上,梅氏果鸠似乎较为常见。
【地理分布】
梅氏果鸠仅分布于菲律宾北部的吕宋岛。在繁殖季节,该种群主要集中在吕宋岛的Sierra Madre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