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头果鸠
英文名:Jambu Fruit Dove
学名:Ptilinopus jambu
【简介】
粉头果鸠(学名:Ptilinopus jambu),是鸽形目鸠鸽科果鸠属的小型、色彩鲜艳的鸟类。分布于泰国南部、马来半岛、马来西亚、印尼的加里曼丹、苏门答腊、爪哇岛、新加坡及文莱等地区。
【外形特征】
成鸟长约23至27厘米,重量约40克。雄鸟面部鲜红,下巴黑色,背部绿色,腹部白色,胸部具粉色斑点,尾下覆羽棕色。雌鸟面部暗紫色,胸部绿色,尾下覆羽肉桂色,而幼鸟与雌鸟相似,面部为绿色,雄鸟在39周即可发育成熟羽毛。所有个体都有白色的眼圈、橘色喙和红色的腿爪。
【生活习性】
粉头果鸠通常栖息于红树林沼泽和低于1500米的低地森林,有时也会出现在次生林中。夜间入巢,平时则喜欢单独或成对出没,仅在果实丰富的树上聚集。这种果鸠具有丰富的觅食方式,它可以在树上直接吃果实,也可以在地上啄食猴子和犀鸟掉落的果实,甚至可以直接吸吮水分。
【鸣叫特征】
粉头果鸠的叫声低沉,为每秒一音符的声音,与鲜绿果鹃的鸣声有明显区别。
【繁殖习性】
它们的繁殖期主要在11月至2月和7月期间,雌鸟负责在树上或灌木丛中筑巢产卵,一窝产下一个白色蛋,雄鸟和雌鸟共同孵化,孵化期约为10天。
【外型辨识】
该物种特别区分于其他果鸠在于雄鸟的深红色面部、粉色胸部斑点及白色胸部。雌鸟面部为暗紫色,下体绿色,尾下覆羽肉桂色。
【保护状况】
受栖息地破坏影响,粉头果鸠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0年红色名录中的近危物种,该物种较为依赖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但不能很好地适应高海拔地区。
【地理分布】
该物种分布广泛,包括但不限于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及尼亚斯岛、Riau群岛、邦加岛、勿里洞岛,婆罗洲等地。尽管在某些区域较为常见,但在西爪哇尤其稀少。在这一系列分布区域内,他们也可见于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