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鼻果鸠
英文名:Knob-billed Fruit Dove
学名:Ptilinopus insolitus
【简介】
瘤鼻果鸠,学名为Ptilinopus insolitus,属于鸽形目鸠鸽科果鸠属的独特鸟类。
【外形特征】
瘤鼻果鸠体型小巧,体长为22至24厘米,体重在115至144克之间。其最显著外观特征表现为前额有一显著突起的红色肉质疣,腹部有一大片橙色斑块,肩部有灰色斑点。该种鸟喙为浅绿黄色,腿为紫红色。
【生活习性】
瘤鼻果鸠栖息在多种森林生境中,包括林缘和被干扰的区域,甚至有时会在距离村落不远的地方被发现。已知其生活在新几内亚东北的俾斯麦群岛,但不包括阿德默勒尔蒂群岛,具体包括新几内亚东北部的台岛与新爱尔兰的某些地区。
【鸣叫特征】
瘤鼻果鸠鸣叫声独特,偶尔会发出拉长的四音节‘whooOOoo-hu-ooo-huu’旋律,其中首个音节延长时间较长且偏高,第二音节较短,大约持续3.5秒。此外,该鸟可能发出一种类似高音调的加速音符串。
【繁殖习性】
瘤鼻果鸠可能会全年繁殖,尽管这种行为的具体时间仍待进一步研究确认。其巢建造在密叶树或灌木丛中的简单平台之上,仅几根突兀的枝条可支撑其产下的一枚白色卵。有观察发现其孵化期持续19天,雏鸟在没有父母参与下独立生活14天后开始首次飞翔。
【外型辨识】
瘤鼻果鸠体型相较于红疣皇鸠较小且身体上鲜绿色较少,与其它果鸠属物种的区别在于头部的一颗大肉质红色突起以及肩上独特的银灰色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