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鸽形目 > 鸠鸽科 > 果鸠属 > 奥氏果鸠

奥氏果鸠

英文名:Oberholser's Fruit Dove

学名:Ptilinopus gularis

【简介】
奥氏果鸠,英文名Oberholser's Fruit Dove,学名为Ptilinopus gularis。该种鸟类仅分布于印尼的苏拉威西岛。

【外形特征】
奥氏果鸠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绿色果鸠,尾部相对较长。成鸟从前额、眼上区到头顶为淡灰蓝灰色,并逐渐过渡至深绿色的背部和绿背上的绿色装饰。翼覆羽呈明亮绿色,初级飞羽呈现黑蓝色。腹部和下体呈现灰绿色但腹部颜色较深。幼鸟外貌出现暗淡,呈现出更多的绿色色调。喙、腿和足呈现鲜艳的黄色和红色。

【生活习性】
奥氏果鸠主要栖息于低海拔稠密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中,偶尔也会出现在海拔高达800米的地区。它们以多种无花果科植物果实为主要食物来源,并形成小群体活动。

【鸣叫特征】
奥氏果鸠的鸣声是由一系列断续的“呼呼”音符组成,通常可表现为“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等模式。

【繁殖习性】
奥氏果鸠的繁殖行为尚未有详细报道。推测其与同属其他种类相似,包括筑巢、产卵和孵化等行为。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名录》中列为“无危(LC)”状态,由于森林破坏的威胁,某些研究指出它在苏拉威西岛的森林覆盖率相对较低。

【外型辨识】
奥氏果鸠与同属其他种类的区别在于体型和羽毛色调上的显著差异。相对于Ptilinopus temminckii,奥氏果鸠体形较大、尾部较长,且尾下覆羽深栗色而相对物种尾下大部分白色。成鸟的下体更显淡色。

【保护状况】
尽管持续受到森林破坏的威胁,某些研究指出奥氏果鸠在苏拉威西岛的无全球灭绝风险。该种在一些自然保护区中经常被观察到,例如Dumoga-Bone、Lore Lindu和Bogani Nani Wartabone国家公园。

【地理分布】
奥氏果鸠仅限于印尼苏拉威西岛的低地森林和丘陵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