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鼻果鸠
英文名:Carunculated Fruit Dove
学名:Ptilinopus granulifrons
【简介】
花鼻果鸠,学名Ptilinopus granulifrons,属于鸽形目鸠鸽科果鸠属。仅分布于印尼摩鹿加群岛中的Obi岛。
【外形特征】
花鼻果鸠体型约为20至23厘米。头部和肩胛骨区域、内翼覆羽呈银灰色;腹部深紫红色边缘逐渐过渡至尾部和臀部的淡黄色,主要躯体呈现强烈的金色调的绿色,尤其是颈部和胸部区域。喙尖端黄色,上颚前部鲜红色,并且有一个组独特的黄色肉质瘤状结构称为“caruncles”。雌鸟的喙更为绿色,而雄鸟虹膜为红色,雌鸟的虹膜则为黄色。
【生活习性】
花鼻果鸠居住在低地森林的树冠层、森林边缘及附近次生林中。通常以群居方式活动,并主要在无花果树(Ficus)上觅食。
【鸣叫特征】
其叫声低沉浑厚,常被描述为“gu-rOW”,首个音节通常轻柔而难于察觉。
【外型辨识】
可以通过头部、腹部颜色以及"caruncles"特征进行辨识。
【保护状况】
由于依赖低地森林生存,伐木和采矿活动导致该物种栖息地显著减少。因此,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花鼻果鸠列为易危(VU)类别。其种群数量大约在3500至15000之间。
【地理分布】
花鼻果鸠分布于印尼摩鹿加群岛中北部的Obi岛,涵盖这一特定区域内的低地森林生态系统。该岛是其唯一的自然栖息地,限制了栖息地的多样性和分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