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䴕形目 > 巨嘴鸟科 > 簇舌巨嘴鸟属 > 领簇舌巨嘴鸟
领簇舌巨嘴鸟

领簇舌巨嘴鸟

英文名:Collared Aracari

学名:Pteroglossus torquatus

【简介】
领簇舌巨嘴鸟,学名Pteroglossus torquatus,又称Collared Aracari。该鸟为中型攀禽,主要分布在中美洲至南美洲的墨西哥至委内瑞拉一带。它们栖息在森林和森林边缘地带,偏好树梢高处。

【外形特征】
领簇舌巨嘴鸟体长38至41厘米,体重175至250克。其显著外观特征包括黑色或墨绿色的上体、深红色的腰部、黑色的头部、黄色为主的下体和带有红色与黑色斑纹。最明显的特征是拥有一条黑色和红色结合的颈环。鸟喙鲜艳且独特,由黑色、黄色和一点红色组成,边缘呈现锯齿状结构。

【生活习性】
领簇舌巨嘴鸟栖息于森林和森林边缘地带,喜欢在树梢活动。它们通常结群生活,群体规模在6到15位个体间浮动,并会与其他巨嘴鸟混群集结。这种鸟类以果实为主食,也偶尔取食大型昆虫、其他鸟类的卵和雏鸟,以及小型脊椎动物。

【鸣叫特征】
领簇舌巨嘴鸟的叫声有多种变化,包括尖锐的“seek”、“pseek”、“pink”或“penk”,双音节的“pi-cheet”或“squi-zeek”,还伴有“purr”和“grhhrr”激昂的声音,甚至具有特殊振颤声的“bddddddt”。

【繁殖习性】
领簇舌巨嘴鸟的繁殖季节通常在1月至5月间。它们会利用啄木鸟挖掘的洞穴或自然形成的空洞作为巢穴,并产下2到5枚蛋。孵化期约为16至17天,期间雌雄共同孵化。雏鸟孵化后,孵化阶段约为30天,期间由父母和最多三只额外的成年鸟喂养。

【外型辨识】
与其他簇舌巨嘴鸟相异,领簇舌巨嘴鸟独特的红颈环是其显著标志。

【保护状况】
尽管广泛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但是种群数量可能在减少。主要原因是濒临的森林砍伐和土著居民的猎杀行为。目前,领簇舌巨嘴鸟被IUCN评估为无危(LC)状态,但仍需监控,保护其栖息地免受人为破坏。

【地理分布】
领簇舌巨嘴鸟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地区的墨西哥至委内瑞拉一带,在森林和森林边缘地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