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䴕形目 > 巨嘴鸟科 > 簇舌巨嘴鸟属 > 斑嘴簇舌巨嘴鸟

斑嘴簇舌巨嘴鸟

英文名:Stripe-billed Aracari

学名:Pteroglossus sanguineus

【简介】
Stripe-billed Aracari(斑嘴簇舌巨嘴鸟,学名:Pteroglossus sanguineus)是巨嘴鸟科中的一种中型攀禽。它们通常栖息于热带雨林的内部和边缘地带,常见于次生林甚至是咖啡田、可可种植园和果园中。

【外形特征】
斑嘴簇舌巨嘴鸟体长约40.5至43厘米,体重在175至250克之间。雄鸟和雌鸟的外形相似,但雌鸟的喙相对较短。成鸟的喙端部有一条狭窄的垂直白色条纹,上喙通常为黄色,下喙为黑色,上喙顶部长有黑色条纹。上体主要为光泽黑色,腰和臀部则呈亮红色,头部和喉部则为绿黑色。腹部下部与胸带则是黄色或带红色,并带有黑色的点状斑纹。大腿则呈现棕色。与成鸟相比,幼鸟的色彩较为暗淡,头部和胸部呈现烟灰黑色,上体呈现橄榄棕色,而红臀和黄色下体颜色较淡,胸点、腹带和喙图案也较为模糊。

【生活习性】
斑嘴簇舌巨嘴鸟倾向于群居生活,群体成员数量通常在六到十五只之间。这些群体会在森林的中层乃至冠层觅食主要以果实和种子为主,有时也会捕食大型昆虫、其他鸟类的卵和小幼鸟或小型脊椎动物。它们栖息地的多样性和觅食行为反映了其对森林生态的适应能力。

【鸣叫特征】
斑嘴簇舌巨嘴鸟的典型叫声为高亢且响亮的“ksisik”或“ksiyik!”。

【繁殖习性】
斑嘴簇舌巨嘴鸟的繁殖季节通常为12月至次年5月。它们选择在树洞中筑巢,这些巢可为木啄鸟挖掘或自然形成,有时会进一步扩大巢穴的尺寸。巢洞的高度可达30米。每窝产卵数量通常是2到4枚,孵化期一般为16至17天。幼雏由双亲共同孵化,孵化后经过约26至30天的哺育便可离巢。父母会提供食物,特别是昆虫,而直到至少三只额外的成年鸟也会参与哺育幼鸟。

【外型辨识】
与其他巨嘴鸟不同的是,斑嘴簇舌巨嘴鸟的腰部为深红色,下体呈现出黄色,喙上具有色彩斑斓的锯齿状边缘。尽管这种鸟能够适应次生林,但其对森林砍伐极为敏感。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物种红色名录,斑嘴簇舌巨嘴鸟被列为无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斑嘴簇舌巨嘴鸟广泛分布于南美洲,尤其在哥伦比亚西部、厄瓜多尔西北部以及巴拿马东部的Darién省均有发现,向南延伸至哥伦比亚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