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䴕形目 > 巨嘴鸟科 > 簇舌巨嘴鸟属 > 淡嘴簇舌巨嘴鸟

淡嘴簇舌巨嘴鸟

英文名:Pale-mandibled Aracari

学名:Pteroglossus erythropygius

【简介】
淡嘴簇舌巨嘴鸟(英文名:Pale-mandibled Aracari,学名:Pteroglossus erythropygius)是巨嘴鸟科簇舌巨嘴鸟属的鸟类。这种中型攀禽身形略似犀鸟,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厄瓜多尔和秘鲁的部分地区。

【外形特征】
淡嘴簇舌巨嘴鸟的体长约40.5至43厘米,喙长11.5至12.5厘米,体重在175至250克之间。喙缘具有明显的锯齿状结构,上部常为黑色或象牙色。雌性和雄性的成鸟外貌相似:上体黑色、下背部到臀部鲜红,头部及喉部为黑绿色,胸部、腹部及下尾覆羽为黄色。雌鸟的喙略短。雏鸟较暗淡,头胸部呈现烟灰黑色,上体橄榄褐色。

【生活习性】
淡嘴簇舌巨嘴鸟主要栖息于暖温林、边缘地带及茂密次生林,尤其爱居于树梢。它们通常成群活动,大约由6至8个个体组成,偶与其他种类的巨嘴鸟混群。食物以水果为主,同时也摄取较大的昆虫、其它鸟类的蛋及幼鸟,以及小型脊椎动物。

【鸣叫特征】
该种鸟发出响亮尖锐的鸣音,如“ksisik”或“ksiyik!”,这有助于它们在森林中的沟通。

【繁殖习性】
该鸟的繁殖季节为12月至次年5月,一般于树洞中筑巢,通常利用大型啄木鸟挖掘或自然形成的空洞。每窝产卵3枚,孵化期为16至17天,雏鸟由双亲共同照顾。雏鸟运用于昆虫为主要食物,约26至30天后离巢。

【外型辨识】
与其他簇舌巨嘴鸟相比,淡嘴簇舌巨嘴鸟的腰部深红色和下体上的黄色斑纹独具特色,而且喙的长度和颜色可以帮其识别。

【保护状况】
此物种的保护状况根据IUCN红名单显示为无危。

【地理分布】
淡嘴簇舌巨嘴鸟广泛分布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西南部和秘鲁通贝斯省,具体为厄瓜多尔的埃斯梅拉达省南部区域。它的栖息地限制在温带和温暖地区的次生森林中,这是一种依赖树洞进行繁殖活动的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