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脚圆尾鹱
英文名:Cook's Petrel
学名:Pterodroma cookii
【简介】
黑脚圆尾鹱(Cook's Petrel, 学名:Pterodroma cookii)是一种小型海鸟,属于鹱形目鹱科圆尾鹱属。体长约为25-34厘米,体重在112-302克之间,翼展可达76-82厘米。
【外形特征】
黑脚圆尾鹱拥有长且窄的双翼,上体为灰色,并带有明显的M形图案;下体为白色,翅膀边缘带有细窄的黑色边框。虹膜深褐色,喙为黑色。脚趾和脚的颜色在天蓝色、淡紫色之间变化,脚蹼可能为粉红色或暗黄色。雄性略大于雌性,但总体外观相似。
【生活习性】
黑脚圆尾鹱主要栖息在温带和亚热带海域,远离陆地,在繁殖季节以外很少接近陆地。它们以鱿鱼、甲壳类、鱼类和少量腐肉为食,主要通过水面捕食,偶尔也会潜水。这些鸟类夜间活动。
【鸣叫特征】
黑脚圆尾鹱在海上活动时通常不发出叫声,但在夜间飞行时会发出类似鸭子的'kek-kek-kek'或'nga-nga nga'的声音,有时会连续发出,可能是为了求偶或确认伴侣身份。在地面时则保持沉默,除了轻而响的咕噜声以外很少发声。
【繁殖习性】
黑脚圆尾鹱的繁殖季节通常是从10月持续到次年4月,回巢时间为8月。雌鸟在10月底至12月初产下一枚白色蛋,孵化期为46到51天。幼鸟会在约87到88天后离开巢穴,此时体重增至175-222克。
【外型辨识】
黑脚圆尾鹱外观上与新西兰圆尾鹱极为相似,但颜色更浅,尤其是头部和背部,也较为细长;与迪氏圆尾鹱相比,尾巴稍短,喙较长且纤细,颈部灰色斑块更小,且连到耳羽,显得颜色更深。
【物种区别】
黑脚圆尾鹱外观上与新西兰圆尾鹱极为相似,但颜色更浅,尤其是头部和背部,也较为细长;与迪氏圆尾鹱相比,尾巴稍短,喙较长且纤细,颈部灰色斑块更小,且连到耳羽,显得颜色更深。
【保护状况】
黑脚圆尾鹱的种群在新西兰以及塔斯曼海、澳大利亚东岸以及南美西岸都有分布。该物种的种群在过去因引入的捕食者入侵而在许多地区急剧减少。不过,近年来保护行动的加强和入侵物种的治理,种群数量出现了逐步上升的趋势。
【地理分布】
黑脚圆尾鹱主要繁殖地在34°S到30°N之间,包括新西兰的Great Barrier、Little Barrier和Codfish岛屿。非繁殖季节,它们会迁徙至东太平洋,在该区域可能会被观察到靠近从阿留申群岛到美国加州直至智利南部的西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