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鸡形目 > 雉科 > 鸡鹧鸪属 > 肯尼亚鹧鸪
肯尼亚鹧鸪

肯尼亚鹧鸪

英文名:Jackson's Spurfowl

学名:Pternistis jacksoni

【简介】
肯尼亚鹧鸪(Jackson's Spurfowl),学名Pternistis jacksoni,属于鸡形目雉科鸡鹧鸪属。

【外形特征】
肯尼亚鹧鸪是一种大型鸟类,体长可达38-48厘米,雄性体重约1064-1130克。其显著特征包括红喙、红腿以及眼周红色裸皮。雄性个体在胸nut区域覆盖有明显的栗色条纹。幼鸟的颜色相对偏暗,上部分布着暗褐色条纹,下腹部和两侧肋部则嵌有黑白条纹,特别在胸部和尾部,栗色羽毛更加突出。

【生活习性】
肯尼亚鹧鸪主要生活于海拔2200米至3700米间的高山森林、亚高山带、杜松林地、竹林或沼泽灌木丛等环境中。它们偏好茂密的灌木区域,尤其喜欢在经过转变的死竹林附近栖息,并且通常在森林边缘活动。这类鸟类通常在日出前进行觅食活动,全天持续进食。

【鸣叫特征】
肯尼亚鹧鸪常见鸣叫声是连续而响亮的“skraa”音符,其广告叫声像连续的高亢“grrr”声,类似于磨刀的声音,与其他鹧鸪种类的叫声颇为相似。此外,在觅食过程中也能听到它们发出的低沉咕哝声。

【繁殖习性】
肯尼亚鹧鸪的繁殖季节根据所在地区有所不同:在阿伯代尔山脉和埃尔贡山是12月至来年1月,在毛高原为1月至2月、8月、10月及12月。每窝至少有三个浅棕色、尺寸约为46.5mm×36mm的蛋,最多可有七个。雏鸟出生后需与成年共同生活约8个月。

【外型辨识】
该物种以其橘红色喙、腿和独特的栗色胸nut条纹特征与其他小型鹧鸪种类区别开来,使之易于辨认。

【保护状况】
肯尼亚鹧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LC)物种。尽管其栖息地部分区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偷猎现象,但总体上并未受到严重威胁。目前未特别实施特定的保护措施,但在肯尼亚的国家公园和乌干达埃尔贡山的特定高度区域仍被有效保护。

【地理分布】
肯尼亚鹧鸪主要分布在肯尼亚西部的埃尔贡山、切兰甘尼山、毛高原、阿伯代尔山脉和肯尼亚山,以及毗邻的乌干达埃尔贡山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