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鸡形目 > 雉科 > 鸡鹧鸪属 > 海氏鹧鸪
海氏鹧鸪

海氏鹧鸪

英文名:Harwood's Spurfowl

学名:Pternistis harwoodi

【简介】
海氏鹧鸪(学名:Pternistis harwoodi),是鸡形目雉科鸡鹧鸪属中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中部山区。雄鸟与雌鸟在大小和色彩上有所区别,但主要外观特征相似。

【外形特征】
海氏鹧鸪的体型中等,体长约为33到35厘米,体重在446克至545克之间。背部、颈部及下腹部的羽毛为黑色,边缘带有淡色。成年雄鸟拥有两只脚爪,雌鸟可能有一只或无脚爪。眼睛的虹膜呈棕色,虹膜周围皮肤为红色,喙为黑色并带有红色尖端和基部,腿呈红色。幼鸟的外观更接近雌鸟,但上体斑纹不明显。年轻雄鸟的下体斑纹介于成年雄鸟和雌鸟之间。

【生活习性】
海氏鹧鸪栖息在蓝尼罗河两岸的密集香蒲、灌木丛及周边稀疏树林中,活动范围主要在海拔1200至2600米的地区。它们还会进入附近的农田觅食,与许多其他树种共存,如Acacia seyal、Terminalia brownii以及Grewia bicolor。鸣叫声在黎明和黄昏时最为频繁,通常从隐蔽处发出。

【鸣叫特征】
雄鸟的鸣叫声多为非常粗糙、刺耳的"Kuree"声,重复3到4次,有时发出"Kureea-kureea"的双音节声,类似Clapperton's Francolin的叫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可能自五月或六月开始,到十月则开始出现鸟蛋。据当地居民报告,巢中的蛋数通常为3到10枚,最多观察到的雏鸟数为三只,孵化期开始于十二月初至中旬。

【外型辨识】
海氏鹧鸪与其他鹧鸪种类相比,与Clapperton's Francolin相比更暗且喙为红色,而与Erckel's Francolin相比体型较小,色彩更深沉,腿和喙也呈红色。整体偏暗色系,喙呈红色。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海氏鹧鸪的生存状况目前被归为近危(NT)级别。尽管现有数量估计在6000到15000只之间,但其栖息地因人类活动的扩张、狩猎和传统医学用途的影响成为其保护的重要挑战。

【地理分布】
海氏鹧鸪主要分布于蓝尼罗河两岸的埃塞俄比亚高地,具体集中在坦纳湖至贾玛河及其支流沿岸,地域相对集中,但也有清晰识别的亚种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