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氏鹧鸪
英文名:Hartlaub's Spurfowl
学名:Pternistis hartlaubi
【地理分布】
该物种主要生活在纳米比亚中部至北部和西南安哥拉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岩石高地,尤其是花岗岩和砂岩露头。它们优选环绕半荒漠草原较高地面区域的栖息地,海拔从800到1600米不等。哈氏鹧鸪在纳米比亚的Waterberg高原和Daan Viljoen公园以及安哥拉Huíla的Iona国家公园都有记录。
【外形特征】
- **雄性**:体型稍大,长约28厘米,重245至290克。头部特征包括暗褐色前额、白色眼纹和红色耳羽。背部呈现灰棕色,配有深色条纹,腹部为淡灰色,带有深色斑点。
- **雌性**:约25厘米长,体重在210至240克之间。外表为单一色调的肉桂棕色,没有雄鸟身上的条纹。
- **喙**:雌雄均具大喙,雄鸟有棕色上喙和黄色下喙,雌鸟颜色相同但稍微浅一些。
- **腿爪**:均为黄色,且带扁平的刺。
【鸣叫特征】
哈氏鹧鸪的鸣叫声由雄雌共同发出,结合了一种粗暴的咯咯声和高音尖叫,形成十分明显且重复的节奏短语。例如“kor-rack..keerya..keerya..kew”。处于警觉状态时,雄鸟会发出尖锐的“kerr-ack”声,雌鸟则为高音“keer”。起飞时,雄鸟发出连续不断的‘krak’声。
【生活习性】
哈氏鹧鸪多以家庭或小群体出现,偏好植被较为茂密的岩石高地。平时很难被发现,主要食物来源包括植物球茎、种子、昆虫等。
【繁殖习性】
该物种繁殖季节多在4月至8月之间。雌鸟通常在悬崖凹处筑巢并产下3至8颗乳白色蛋,每颗大小约为42至43.5毫米×29至29.8毫米。繁殖过程中常见一夫一妻制和其领地的保卫。
【外型辨识】
- **雄性**:头部颜色和下体颜色(黑色条纹)区别于其他相似的物种。
- **雌性**:通过颈肉桂棕色和浅色的下体来区分。
【保护状况】
目前,该物种的保护级别为IUCN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