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啸冠鸫科 > 啸冠鸫属 > 西啸冠鸫
西啸冠鸫

西啸冠鸫

英文名:Chiming Wedgebill

学名:Psophodes occidentalis

【简介】
西啸冠鸫(Psophodes occidentalis),属于雀形目啸冠鸫科啸冠鸫属,又被称为“鸣楔鸟”。其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中西部至北领地和南澳大利亚的中部地区。

【外形特征】
西啸冠鸫体型丰满,通体呈现灰褐色。头部具有一条向前弯曲的显眼小冠羽,通常为黑色且尖端突出。成鸟的喙短而粗壮,通常颜色较深;幼鸟的喙则较浅。上体呈灰褐色,翅膀比背部更暗,尾羽除中央一对外,均有广泛白色尖端。下体呈较浅的灰褐色,胸腹部颜色与上体接近。虹膜呈深棕色,腿脚为深灰色。雌雄外观相似,而幼鸟的羽毛较为蓬松,边缘带有浅肉桂色。

【生活习性】
西啸冠鸫栖息于干旱的灌木丛地带,特别偏好生长有金合欢树、扫帚灌木、桉树和针茅草的河岸。它们在大多数范围内保持定居状态,但在干旱地区可能会出现局部迁移。西啸冠鸫以昆虫和种子为主食,通常在地面觅食。

【鸣叫特征】
西啸冠鸫的鸣叫独特且响亮,由4至6个下降的钟声般的音符组成,最后一个音符强烈且带有金属质感,常被描述为“did-you-get-drunk”或“sweet-Kitty-Lintof”。这种鸣叫贯穿晨昏,声音单调却颇具辨识度。

【繁殖习性】
西啸冠鸫的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月至3月和7月至9月。巢筑于低树或灌木的水平或垂直分叉处,高度介于0.5至3米之间。巢形似扁平杯状,由小枝和草构成,内部铺有草。一窝通常产出2至3枚卵,卵呈浅蓝色或蓝绿色,带有黑色和深紫色斑点,尺寸约为24.5×17.5毫米。孵化期约为17天,但关于双亲的角色信息尚缺。雏鸟由双亲喂养。

【外型辨识】
除了鸣叫的显著差异,西啸冠鸫在外观上与鸣楔鸫极为相似,但其分布范围有所不同。

【物种区别】
除鸣叫不同之外,西啸冠鸫和鸣楔鸫在外形上几乎相同。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分布区域的不同。

【保护状况】
西啸冠鸫被IUCN列为无危种。

【地理分布】
西啸冠鸫的地理分布范围包括西澳大利亚州的中西部至北领地的东南部和南澳大利亚的中部地区。在澳大利亚最西端,该种鸟类的数量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外来兔种的影响和火势管理的改变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