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长尾鹦鹉科 > 鹦鹉属 > 青头鹦鹉
青头鹦鹉

青头鹦鹉

英文名:Slaty-headed Parakeet

学名:Psittacula himalayana

【简介】
青头鹦鹉(学名:Psittacula himalayana),又称蓝灰鹦鹉,是鹦形目长尾鹦鹉科的一种中型鸟类。它因蓝色的头部、绿色的身体及红色的喙而闻名,在喜马拉雅山脉一带广泛分布,包括巴基斯坦北部、阿富汗东南部、印度北部、尼泊尔和中国西藏等地。

【外形特征】
青头鹦鹉的体长约39至41厘米。成鸟头部呈板岩灰色,并带有暗色半项圈,喙边缘为红色。下颚为黄色,身体主要是黄绿色,背部略带蓝色。翅膀上覆盖着绿色羽毛,内侧翼端有红紫色斑块,尾部基部为绿色,渐渐过渡到蓝色且尾翎末端泛黄。幼鸟同样为绿色,脸颊为褐色,喙是灰白色。

【鸣叫特征】
青头鹦鹉常常发出尖锐而上升的哨声,这种哨声常以非常刺耳的声音开始。叫声尖锐且不悦耳,但不同于绯额鹦哥的鸣叫方式。在休息时,它会发出更加柔和的短句鸣叫。

【生活习性】
青头鹦鹉栖息在亚热带的针叶林与落叶林中,尤其是在雪松林栖息为主。它们多见于海拔600米至2500米之间的地方,一般栖息于海拔1350米以上。食用多样的果实、种子和花朵,比如橡果、核桃、苹果、梨及豆荚等植被。有时也会袭击农作物,如玉米田。

【繁殖习性】
青头鹦鹉繁殖季节通常为3月至7月。这种鸟种通常在森林内淘汰的洞穴栖息,比如鳞腹绿啄木鸟的老巢穴。每个繁殖窝一般产卵3至5枚,孵化期大约24天,雏鸟期大约为40天。

【外型辨识】
青头鹦鹉与灰头鹦鹉相似,但其头部颜色更深、项圈更不明显以及鸣叫方式各不相同。这些特征有助于区分青头鹦鹉与其他同属鸟类。

【保护状况】
青头鹦鹉在IUCN红色名录的保护状况标记为“无危(LC)”。同时,CITES II 级别保护同样确保了此种鹦鹉与全国其他珍稀物种一样的重要性。

【地理分布】
青头鹦鹉分布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山的一些区域,从阿富汗东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延伸穿过尼泊尔,少数群体也分布于中国西藏张穆附近。它在印度喜马偕尔邦、北阿坎德邦等地区也有记录。此外,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部分地区也可见青头鹦鹉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