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长尾鹦鹉科 > 虎斑鹦鹉属 > 布氏鹦鹉
布氏鹦鹉

布氏鹦鹉

英文名:Brehm's Tiger Parrot

学名:Psittacella brehmii

【简介】
布氏鹦鹉(Psittacella brehmii),以其德国旅行家兼收藏家阿尔弗雷德·布雷姆的名字命名,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的高山区。体长约24厘米,体重范围为94至120克。

【外形特征】
布氏鹦鹉头部和喉咙为巧克力棕色,颈部侧面有一条垂直的黄色线。颈部、肩部、臀部和上尾羽带有黑色和绿色的条纹,翅膀为暗绿色,带蓝色前缘和棕色黑色的飞羽,腹部和胸部则为鲜绿色。腹股沟和下尾羽为红色。雌鸟没有颈部的黄色线,在上胸部有黑色和黄色的条纹。幼鸟的胸部条纹较窄,颜色较淡黄。

【鸣叫特征】
布氏鹦鹉的叫声包括反复的、上升调的“hwee!”和略显跳跃的“wehuwee!”,还有一种纯净且哀婉的哨声。

【生活习性】
它们常常在海拔1500至2600米的Podocarpus和Nothofagus森林内部及周边地区活动。主要以Homalanthus的芽、果实和叶子,硬浆果、小硬种子以及Podocarpus的果实为食。

【繁殖习性】
关于布氏鹦鹉的繁殖信息极为有限。一般情况下,它们通常是单独或小群体活动和觅食,多出现在次冠层或接近地面的水平区域。觅食时常成群结队,较为活跃。

【外型辨识】
虎斑鹦鹉属(Psittacella)包括四个物种和十四种亚种,分别为纹背绿鹦鹉、羞怯鹦鹉、彩鹦鹉和布氏鹦鹉。布氏鹦鹉最早由赫尔曼·施莱格尔于1871年发现并命名。

【保护状况】
布氏鹦鹉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被列为无危,但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II)的保护。新几内亚的分布高度范围从1500米到2600米不等。

【地理分布】
布氏鹦鹉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的山地区域,并在Huon半岛的Tari Gap附近尤为集中,海拔高度一般为1500至2600米。值得注意的是,在海拔2700米以上,彩鹦鹉会占据栖息地,而在Huon山脉中,布氏鹦鹉的分布高度甚至可达38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