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鹦鹉科 > 卡拉锥尾鹦鹉属 > 伊岛鹦哥
伊岛鹦哥

伊岛鹦哥

英文名:Hispaniolan Parakeet

学名:Psittacara chloropterus

【地理分布】

伊岛鹦哥仅分布于伊斯帕尼奥拉岛,包括多米尼加共和国和海地。它们广泛分布于多种生境,例如干旱低地到湿润高山森林,尤其偏好高山环境。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它们主要分布在Cordillera Central山脉、Sierra de Bahoruco山脉,以及一些城市中心。在海地,它们则主要见于Chaîne de la Selle和Massif de la Hotte。

【外形特征】

伊岛鹦哥体长30至33厘米,体重144至147克。全身羽毛主要为绿色,腹部呈黄色或黄绿色,头部可能带有少许红色斑点。其翅膀弯曲处、边缘和最外层翼下覆羽呈现出红色;飞羽和尾部下侧呈暗黄色。眼周有一圈白色裸皮。幼鸟翅膀上的红色不如成鸟明显或完全缺失。

【生活习性】

伊岛鹦哥以果实(包括无花果)、种子、浆果和坚果等植物为食。它们偶尔侵入玉米田觅食未熟的玉米,这通常会造成破坏。它们不迁徙,生活习惯于常年固定的区域。

【鸣叫特征】

它们发出“kree”声和其他刺耳的叫声,声音粗糙嘈杂。在飞行、停留和群聚时均可听到其叫声。

【繁殖习性】

这些鹦鹉在树洞或白蚁丘筑巢,繁殖季节一般在2月至5月。一窝产3至4枚白色蛋,孵化期为20至23天。幼鸟约八周后离巢,由家族成员共同照料。

【外型辨识】

伊岛鹦哥的红绿相间的羽毛和白色眼环是其显著标志。与同属的其他种类相比,它们的叫声更高亢,飞行中红色翼部尤为明显。

【保护状况】

伊岛鹦哥被列入IUCN易危物种名录(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