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喉拟啄木鸟
英文名:Turquoise-throated Barbet
学名:Psilopogon chersonesus
【简介】
绿喉拟啄木鸟(Turquoise-throated Barbet, 学名:Psilopogon chersonesus)属于䴕形目拟啄木鸟科火簇拟䴕属。主要栖息于泰国南部的山地森林中。
【外形特征】
绿喉拟啄木鸟的体长约22至23厘米,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绿巴比特。其胸部和颈部呈现出鲜亮的蓝色,并带有黑色眼后的条痕。喉咙部分比蓝喉拟啄木鸟更淡,下巴可能带有黄色或白色。头顶多为蓝色,但也有一小部分红色分布在颈背上。喙稍长,幼鸟的颜色相对较暗淡,红色和白色有所减少。
【生活习性】
绿喉拟啄木鸟主要活动于泰国南部特定的山地森林中,并且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留鸟。其在食物习性和一般活动细节方面与蓝喉拟啄木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以水果和昆虫为主食。
【鸣叫特征】
它们的鸣叫声听起来像是空洞的敲击序列,形如'bu-goh-goh-goh, bu-goh-goh-goh’。还可能发出类似颤动的声音,不过会转变为连续的歌曲样式。
【繁殖习性】
关于此物种的繁殖习性并不十分详细,不过有发现过在晚秋时分收集到其年轻的样本标本。它们的换羽时间似乎与蓝喉拟啄木鸟相近,较可能是在繁殖期结束后发生。
【外型辨识】
绿喉拟啄木鸟与蓝喉拟啄木鸟最显著的区别在于颜色更加淡雅,黑色眼后线更醒目,下巴的颜色可能有黄色或白色,并且红颜色仅限于颈部背部的小片区域。
【保护状况】
该物种目前被录入无危状态(IUCN清单:LC),即使其分布范围并不广阔(约850平方公里),但在其生存地并不罕见。有部分分布区域被泰国的Khao Luang和Tai Rom Yen国家公园保护。
【地理分布】
绿喉拟啄木鸟主要栖息在泰国南部的山地森林,具体点集中在Khao Luang和Tai Rom Yen国家公园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