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多拉霸鹟
英文名:Subtropical Doradito
学名:Pseudocolopteryx acutipennis
【简介】
亚热带多拉霸鹟(学名:Pseudocolopteryx acutipennis),是雀形目霸鹟科多拉霸鹟属的鸟类。主要生活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分布范围涵盖哥伦比亚到阿根廷西北部地区。
【外形特征】
亚热带多拉霸鹟的雄性身体展现亮丽的橄榄绿色,头部有突出的短冠羽,翅膀呈现橄榄棕色,边缘带灰,部分标本的翼覆羽尖端呈现暗肉桂色,形成双翼纹。尾部也为橄榄绿色,尾底鲜艳金黄。雌鸟与雄鸟外貌相似,差别在于其初级飞羽外缘不凹陷。
【生活习性】
亚热带多拉霸鹟栖息于亚热带地区的沼泽、湿地及近水草地,在约海拔2200至3550米的地区活动,冬季可能降至更低的海拔。许多群体展现出迁徙习性,于冬季会移动至亚马逊雨林区域及巴西沿海地带。
【鸣叫特征】
这种鸟发出连续嗡嗡的、不规则器乐般的前奏音节,随后会紧接着短促的鼻音“tzit-tzit-tzit t-konk”,觅食过程中偶尔发出“tzit”的声音。
【繁殖习性】
其繁殖季节多在12月至次年4月间,在玻利维亚高地常见。繁殖行为中,短暂飞行时可能会产生翼“呼噜”声,被认为是通过初级飞羽凹陷位置形成的。它们的巢结构为深杯状,主要由草及其他植物纤维构成,并以羽毛衬垫。通常筑巢在湿地植被中,每窝产卵三枚,但具体的孵化及幼鸟离巢时间尚未有准确记录。
【外型辨识】
亚热带多拉霸鹟与拟莺多拉霸鹟的区别在于前者上体更呈亮橄榄绿色,下体为更显亮的黄色,且前者的头部没有红色色调显现。雌鸟和雄鸟在外形上差异不大,繁殖行为区分上主要通过初级飞羽的形态差异来识别。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这种鸟的保护级别被列为“无危”(LC),然而在哥伦比亚与厄瓜多尔等地则面临“脆弱”及“近危”的威胁程度。阿根廷南部地区,如萨尔塔和图库曼省,其数量较为丰富。其在北部地区分布稀疏,可能是由于湿地排水和过度放牧导致。这种鸟在盗猎者追捧较为淡薄,但在秘鲁的Tambopata-Candamo保护区和哥伦比亚的La Florida公园中频繁出现。
【地理分布】
这种鸟广泛分布在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