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圆尾鹱
英文名:Mascarene Petrel
学名:Pseudobulweria aterrima
【简介】
黑圆尾鹱(英文名:Mascarene Petrel,学名:Pseudobulweria aterrima)属鹱形目鹱科钩嘴圆尾鹱属的鸟类。主要在印度洋的Réunion岛上繁殖,在Rodrigues岛曾有化石记录。
【外形特征】
黑圆尾鹱体长35-36厘米,重174-270克,翼展约88厘米。全身深黑色,翼基部略带银色,下巴和上喉部较淡。喙粗壮且呈钩状,与Bulweria属物种相比体型更大、尾巴更短。
【生活习性】
黑圆尾鹱主要在Réunion岛的内陆高山地区栖息,高度为500至1150米,并在海洋上空活动,偏好凉爽水域。冬季分散在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帝汶海等海域。
【鸣叫特征】
黑圆尾鹱发出哨声般的叫声,一般在夜间进行。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从11月持续到次年3月。目前掌握的繁育地点数量很少,形成小型松散的繁殖群落,最多四对。繁殖生态信息相对缺乏,但所掌握的繁殖位置显示其高度集中且罕有发现。
【外型辨识】
在飞行过程中,该鸟呈现十字形的姿态。尽管与灰翅圆尾鹱、厚嘴燕鹱、楔尾鹱和特岛圆尾鹱有相似之处,但可以通过头部的方形比例和圆润的翅膀形状等来加以区分。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黑圆尾鹱受到野猫、狗、鼠类和小印度獴等外来物种捕食,以及光污染的威胁。在IUCN红色名录中的保护级别为极危(CR),反映了其稀少的数量及严重的生存威胁。该种随着外来物种在繁殖区域内的入侵以及环境污染状况加剧而面临巨大挑战。近年来仅有零星观察记录。
【地理分布】
黑圆尾鹱生活在Réunion岛中央山区并在繁殖期结束后的非繁殖季分布扩展至塞舌尔、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帝汶海北部、澳大利亚西部等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