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红鹦鹉
英文名:Cardinal Lory
学名:Pseudeos cardinalis
【简介】
暗红鹦鹉,亦称为红衣吸蜜鹦鹉,属于鹦形目长尾鹦鹉科烟色吸蜜鹦鹉属。全身覆盖着鲜艳的红色羽毛,头部颜色略显明亮。它们广泛分布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各种栖息地并因独特的全红羽毛而容易被识别。
【外形特征】
体长30到31厘米,体重173至215克,整体呈亮红色,背部和翅膀颜色较深。喙部为橙红色,基部黑色,眼周裸露的皮肤为黑色,下体边缘略带黄色。幼鸟背部和翅膀颜色较浅,喙部呈暗橙色。
【生活习性】
暗红鹦鹉栖息于红树林、低地森林、次生林及椰子林。特别是在开花的树木附近,尤其喜爱食用Cocos nucifera(椰子树)、Elaeocarpus和Syzygium等树种的花朵,偏好红色花的树木,同时也食用小浆果。
【鸣叫特征】
最常见的鸣叫声是一种上升的“tsleet!”声,有时会发出更刺耳的“tzeet!”声。停栖时,叫声种类更加丰富,包括尖锐或刺耳的音调。飞行中的群体持续发出嘈杂的尖叫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从8月开始,到9月仍然有展示行为。已知的筑巢地点位于科尔邦加拉岛原始森林内海拔1150米处一棵高10米树木的垂直枝干洞穴中,通过巢穴来完成繁育。
【外型辨识】
暗红鹦鹉全身鲜红色羽毛使得其易于与其他物种区分开来。幼鸟的背部和翅膀颜色较成鸟浅,喙部颜色呈深橙色。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暗红鹦鹉的保护级别为LC(无危)。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该鹦鹉数量在包括科尔邦加拉岛、吉佐岛、新乔治亚岛、瓜达尔卡纳尔岛、伊莎贝尔岛在内的多个岛屿上较为丰富,但在未受干扰的低地和丘陵森林中的数量较少。
【地理分布】
暗红鹦鹉主要分布在所罗门群岛、布甘维尔岛以及比斯马克群岛最东部岛屿上,包括新爱尔兰岛南部,并延伸至马基拉岛(圣克里斯托瓦尔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