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拟鹂科 > 拟椋鸟属 > 栗头拟椋鸟
栗头拟椋鸟

栗头拟椋鸟

英文名:Chestnut-headed Oropendola

学名:Psarocolius wagleri

【简介】
栗头拟椋鸟(学名:Psarocolius wagleri),属于雀形目拟鹂科,以大型垂挂式的纤维巢而广为人知。该种鸟类主要分布在从墨西哥中东部至哥斯达黎加中部、巴拿马、哥伦比亚中东部及厄瓜多尔东北部的地区,在低地森林中尤为常见。

【外形特征】
雄性具有暗紫栗色的头部,体羽为带有蓝光的黑色。臀部和上尾覆羽呈现深栗色,而尾部的中央羽为黑色,并带有黑色边界。相对之下,雌性较雄性体形较小,色彩也较为黯淡。其羽毛主要以栗色、蓝黑色为基调,双翼和尾部的黄色也极为醒目。幼鸟相比成鸟颜色更浅,上嘴尖和边缘略有蓝灰色调,眼睛为棕色或蓝棕色。

【生活习性】
栗头拟椋鸟主要以小动物如昆虫、蛙类、蜥蜴叉及大型花朵果实和花蜜为食。在高大的树冠处觅食时,常会深入附生植物中搜寻。飞行时由于其平衡完美的体型,产生快速的俯冲状飞行,且雄性的翼则可以制造出疾风声。

【鸣叫特征】
该种鸟类叫声多样,由低沉的“pop”声音以及尖锐、嘈杂的声音组成,类似于砍伐植被的声音。

【繁殖习性】
栗头拟椋鸟在1月至6月进行繁殖。采取一雄多雌的方式,群体间合作共同建立高悬在树上的大纤维巢,内部附着绿叶。孵卵时间大约为17天,之后幼鸟由雌鸟抚育,至其独立飞翔需时35天。期间,雄鸟负责巢穴的安全防御。

【外型辨识】
飞行速度更快,且它的巢也在孤立的树顶上垂挂,尤为壮观。在鸣叫声和飞行行为上有明显区别。与同类比显得体型偏大。

【物种区别】
该鸟类特征区别于褐拟椋鸟,飞行速度更快,而它的巢也在孤立的树顶上垂挂,尤为壮观。在鸣叫声和飞行行为上有明显区别。与同类比显得体型偏大。

【保护状况】
目前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定为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栗头拟椋鸟主要分布在从墨西哥中东部至哥斯达黎加中部、巴拿马、哥伦比亚中东部及厄瓜多尔东北部的地区,在低地森林中尤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