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孙拟椋鸟
英文名:Olive Oropendola
学名:Psarocolius bifasciatus
【简介】
亚马孙拟椋鸟(Olive Oropendola,学名:Psarocolius bifasciatus)是雀形目拟鹂科拟椋鸟属的一种鸟类。该物种广泛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的热带雨林中,除了圭亚那高地的大部分区域外。
【外形特征】
成年雄鸟体型较长,平均长度51厘米,重约449.6克;而成年雌鸟的身体较短,平均为42厘米,重约259.2克。雄鸟头部和肩部呈现明显的橄榄绿或黄绿色,翼部和尾部下部为亮栗色,尾羽为黄色,而中央的一对尾羽为橄榄绿。面部皮肤赤褐色,喙黑色,尖端为橙色,而腿为深褐色。雌鸟没有冠羽,整体比雄鸟小。幼鸟的羽毛颜色较暗,裸露的面部皮肤颜色也较浅。
【生活习性】
亚马孙拟椋鸟主要栖息于亚马逊低地成熟的森林冠层中,觅食时呈现杂食性,主要摄取昆虫、软体动物及果实。在树冠觅食时,它们常与其他同科或不同种类的鸟形成混合觅食群体,例如黄腰酋长鹂。
【鸣叫特征】
雄鸟往往会进行细长且有下降感的哨音鸣叫,展示出复杂的咔嚓声及木质感共鸣,随后以隆隆的颤音或持续音结束,尾音与和音结合复杂而有趣。而叫声也比较丰富,包括柔和的‘yok’和响亮的‘awk’。
【繁殖习性】
亚马孙拟椋鸟主要在雨季进行繁殖,不同地区略有差异:在委内瑞拉通常繁殖期在1月至4月,而在玻利维亚则在8月至11月。该物种生活在一夫多妻制的社会结构中,繁殖期间通常聚集在群体中进行繁殖,每组不超过五只。它们的巢位于高高的树上,并由雌鸟单独完成,呈现出悬挂的袋状结构。
【外型辨识】
与其他拟椋鸟相比,比如绿拟椋鸟,亚马孙拟椋鸟的背部和翅膀覆盖着橄榄色的羽毛,面部裸露的皮肤没有广泛裸露,喙的基部颜色较淡,眼睛为蓝色。
【保护状况】
亚马孙拟椋鸟的IUCN保护状态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其具体的保护等级。
【地理分布】
亚马逊拟椋鸟广泛分布于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覆盖范围从哥伦比亚东部、厄瓜多尔东部到委内瑞拉南部、玻利维亚中部和巴西中南部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