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伞鸟科 > 钟伞鸟属 > 须钟伞鸟
须钟伞鸟

须钟伞鸟

英文名:Bearded Bellbird

学名:Procnias averano

【简介】
须钟伞鸟(学名:Procnias averano),亦称作“胡须钟鸟”,是雀形目伞鸟科的一位居留于南美洲北部的鸟种。它以其独特的外观和特征响亮的鸣叫声闻名。

【外形特征】
雄性须钟伞鸟体型较大,28厘米长,主要为白色或淡灰色羽毛,头部棕色,翅膀黑色。最显著的特征为喉部具有一簇黑色、不带羽毛的肉垂,类似胡须样。雌性须钟伞鸟体型较小,27厘米长,上身橄榄绿、头部更深色,下身黄绿带小白条纹,腹区纯黄。两者均拥有深色的眼睛、黑色的喙以及灰至黑色的腿脚。

【鸣叫特征】
雄性须钟伞鸟的叫声尤为响亮且独特,模仿敲打金属的响声,重复发出‘bock’的金属质感声,紧接着是类似的‘tonk-tonk-tonk’金属打击声,连续可重复20到30次。此外,该种鸣叫在不同地域也呈现显著的差异。

【生活习性】
须钟伞鸟偏好生活在湿润的热带森林及林地中,主要以果实和浆果为食,极其偏爱樟科(Lauraceae)和金合欢科(Burseraceae)植物的果实。雄鸟利用其独特的叫声吸引雌性。

【繁殖习性】
雌鸟独自建立巢穴,通常使用细枝构成的脆弱且不足的巢,位于独立树木的外枝上。繁殖期通常出现在4月至11月(特立尼达)和5月至9月(委内瑞拉北部),期间产一枚带有斑点的浅褐色蛋,且孵化过程完全由雌鸟独自承担。

【保护状况】
与同类鸟种皆有严格保护机制。在IUCN的保护等级上,须钟伞鸟目前为“无危”(LC)状态,但巴西种群由于栖息地破坏严重以及笼鸟贸易的影响,其易危等级已大大提升。

【地理分布】
该鸟种的分布于哥伦比亚东北极、圭亚那西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西东北部及委内瑞拉南部等气候适宜的热带区域。委内瑞拉局部区域稀缺,在特立尼达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