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伞鸟科 > 钟伞鸟属 > 白钟伞鸟
白钟伞鸟

白钟伞鸟

英文名:White Bellbird

学名:Procnias albus

【简介】
白钟伞鸟,学名为Procnias albus,属于雀形目伞鸟科钟伞鸟属的一种鸟类。因其独特的外形特征和响亮的鸣叫声而著名。

【外形特征】
雄性白钟伞鸟身长约为28.5厘米,雌性略短,大约27.5厘米。雄性通体洁白无瑕,鸟喙基部生长有黑色肉垂,缀以短小白羽。雌鸟则为橄榄绿色,腹部带有红色条纹。头部轮廓长而倾斜,与同属的伞鸟相比,更为短小。幼鸟外观与成年雌鸟相似,经过约一年时间,羽毛会逐渐成熟。肉垂会在大约1岁时出现,但直到完全成熟才会扩展至显著体积。

【鸣叫特征】
白钟伞鸟雄鸟的鸣叫声极为响亮,声音清脆,峰值可达125.4分贝,是世界上已知声音最响亮的鸟类之一。其鸣叫方式多为‘ding-ding’的短促音调,有时也有更悠长的‘doing doing’音调。

【生活习性】
白钟伞鸟主要栖息在湿润的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活动范围主要在海拔约1250米的高处。它们以果实为食,偶尔在空中捕食。雄性在繁殖季节会将肉垂扩张,在树顶展示其亮丽的外形,同时发出响亮的鸣叫吸引雌鸟。

【繁殖习性】
有关白钟伞鸟繁殖的具体信息尚处于观察研究阶段。不完全的数据表明,雌鸟可能于2月时开始取材筑巢,繁殖季节或在2月至6月。关于具体繁殖周期和繁殖细节,还需进一步研究。

【外型辨识】
雄性白钟伞鸟由于其全白色羽毛和明显肉垂,几乎与任何其他种类的鸟类难以混淆。而雌鸟与须钟伞鸟的外观相似,不过可通过肉垂的大小和形状及平均体型略小来进行辨认。

【保护状况】
白钟伞鸟属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中的“LC”(无危)等级。然而,由于森林砍伐导致其生存环境面临潜在威胁,数量多少锐减,分布区域变得更为狭小且难以观测。

【地理分布】
白钟伞鸟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东北部,包括巴西、法属圭亚那、圭亚那、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以及玻利维亚的部分地区。委内瑞拉Canaima国家公园(面积30,000平方公里)是该物种重要的保护地。